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精准扶贫故事会:刘俊高养兔记

时间:2017-09-30 23:14:33      字体:  打印  播放

编者按: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广大干部群众咬定目标、同心同德,积极投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战场”,涌现出了一大批扶贫脱贫先进典型。为进一步激发全县上下扶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微竹溪即日起,特开设“精准扶贫故事汇”专栏,组织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报道扶贫攻坚典型,敬请关注,并欢迎踊跃投稿。


竹溪新闻网讯(记者 姚丽最近,蒋家堰镇新生村刘俊高时常接到从周边县市等地区打来的电话,有的咨询他家野兔的数量、品质、价格等情况,有的向他请教饲养杂交野兔的技术……对此,他都一一耐心解答。

 

IMG_9810_副本

 

2014年,在外务工的刘俊高回到家乡,用自己早年务工时学到的烹饪技术,在家住小楼房里办起了农家乐。时间一天天过去,农家乐的生意却不温不火,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刘俊高便不断琢磨新菜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直到一天,朋友送了他一只野兔,回家经过烹饪后发现这野兔和肉兔的口感大有不同。刘俊高突发奇想,何不利用村里丰富的林地资源,养殖生态杂交野兔呢?

 

IMG_9909_副本

 

经过深入了解,刘俊高发现,杂交野兔的抗病率极强、成活率高,比家兔更容易饲养,在林下自然放养,即绿色、环保、健康,又保留了原有野味的特色,还迎合了现在消费者对绿色生态食品的需求,感触到野兔宽广的发展前景,他立即将心动变为行动。

 

IMG_9896_副本

 

起初,刘俊高先后到北京、四川、麻城、湖南、山东等地考察野兔养殖情况。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回到新生村,筹资30万,在村里租赁20余亩林地用于杂交野兔养殖基地建设,其中6亩建设成为了圈养的种兔繁殖区,14亩建设成为了商品兔林下纯散养区,并在养殖基地附近低价租用荒土地,主要用来种植红薯藤、萝卜、玉米和季节性蔬菜,供野兔们日常的饮食需求。

 

IMG_9857_副本

 

2015年6月,野兔基地一期工程完成, 300平方米的种兔室和80多个散养区兔室成了杂交野兔生活乐园,从北京引进的106只良种杂交野兔顺利入住。这份创业的执着和坚持,让刘俊高在2015年7月29日成立了“竹溪县俊高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鄂西北第一家注册的原生态散养杂交野兔畜牧养殖基地。

刘俊高的创业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创业初期,刚买回来的种兔,住进精心设计的兔舍之后,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加上才学习养殖,饲养经验不足、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种兔先后死亡20多只,每只种兔都是以400元的高价格引进的,这一下就让他损失了近一万元,这给创业刚起步的他泼了一瓢冷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时间一天天过去,不忍心看到兔子一只只死去,他便一头扎进养殖基地,整日和这些兔子打交道,一边养殖一边摸索,逐步掌握了杂交野兔的生活习性和基本防病治病技术,很快控制住种兔的死忙率,减少了更大的经济损失。

 

IMG_9838_副本

 

IMG_9851_副本

 

好事多磨,没过多久,一场大风刮倒了兔舍旁的土房压倒了圈养网,近400只野兔不知去向,经过几日努力寻找,只找回了250只,这次天灾又让刘俊高损失了6万多元。刘俊高虽然十分心痛,但并没有因此退缩。随后他更加细心,像呵护小孩一样饲养他的兔子,迅速对基地防护措施进行完善加固,并在养殖基地内安装了无线高清摄像仪器,随时随地用手机监控基地内野兔们吃喝拉撒等情况。

养殖过程中,大大小小的问题接踵而来,刘俊高依然不屈不挠,边学边用,不断积累,不断总结,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寻找出路,把压力化为前进的动力,奔向美好。

 

IMG_9900_副本

 

经过两年的打拼,刘俊高的杂交野兔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由于杂交野兔繁殖率高,加上养殖和防病技术到位,目前他家的兔子已从最初的100余只发展到3000余只,每只成兔有5斤左右,按市场价25元/斤计算,每只可买100多元。 

优质的野兔、丰富的养殖经验,让刘俊高的合作社远近闻名,购买者络绎不绝。每逢佳节喜事,附近客户纷纷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订购他家的兔子,更有不少来自大城市的商户登门参观、考察野兔生长情况后,表示愿意长期合作。

 

IMG_9937_副本

刘俊高坐在家里用手机查看养殖基地内野兔们状况

 

“兔子繁育快,养殖基地内的杂交野兔日益增多,接下来,我将扩大林地圈养规模,力争明年杂交野兔年产量不低于10000只。同时借助互联网销售模式,做好、做大生态野兔品牌,待合作社运营步入正轨后,发挥好合作社的带头作用,为贫困户们提供优质种兔和有力的技术支撑,吸纳更多农户加入到野兔养殖的行列中,将这个产业打造成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谈及未来打算,刘俊高眼里充满了信心。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