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持续推进百里“三廊”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百里绿廊”色彩丰富、自然和谐、生态唯美,“百里景廊”功能完善、宜居宜游、人文集美,“百里果廊”林茂果香、山水相宜、产业谐美。
为展示“百里三廊”建设成果,即日起,特开设《小微走“三廊”》专栏,带你领略百里“三廊”的风采。
竹溪新闻网讯 (记者 杨慧)近日,记者走进汇湾镇神秘的汇湾河二十四汇、幽静诗意的滨河湿地公园、古朴大气的曾家寨……虽已初秋,但各个景点仍是绿意蓬勃,秀丽山水,宛如进入了绿色滨水王国,游客纷纷合影留念。
近年来,该镇以“百里景廊”建设为抓手,超前谋划,创新机制,主动作为,把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相结合,大力推动农特产品培育与乡村旅游发展,并以此作为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景廊”建设成效明显。
创新思路,将“景廊”建设与重点工作相融合。该镇利用良好的旅游资源,把汇湾河二十四汇、曾家寨、饶家大院等旅游景点的挖掘打造,与美丽乡村建设、城镇化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片区建设、生态产业建设和绿化美化工程相结合,实施主要道路绿化工程,沿线布绿,就势设景,营造优美的人居、旅居环境。同时,出台奖补政策,实施“以奖代补、先造后补、多造多补”的发展管护激励机制,保证“造一片、成一片、绿一片”。
盘活资源,将“景廊”建设与群众致富相融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大户监管”的思路,加快推进“滨水田园”、曾家寨等景点景区的建设,建成3A级景区并成功实现市场化运营,带动了一批生态山庄、农家乐相继出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采取荒山荒地流转、入股经营、大户带动贫困户的模式,在沿“水向”路的长滩村深入推进“果廊”建设,发展桃子、樱桃、柿子等果树苗木产业基地,带动50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以退耕还林、土地治理等项目为引导,先后吸引了一批个业主和大户投资6000余万元消灭荒山建设茶园。截至目前,共完成荒山造林1.3万亩,新增茶园面积2.5万亩,发展造林大户20多户,建造完成生态林5000余亩,适地适树发展优质高效经济林,形成拐枣、花椒、漆树、核桃、茶叶苗圃等生态产业基地共8000余亩。荒山成密林的同时扩宽了致富渠道,切实将“三廊”变成了“经济走廊”。
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该镇将“景廊”建设作为实现汇湾“四个中心”定位、打造“绿色滨水新镇”、建成“生态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借“百里景廊”树立了汇湾的旅游品牌,将汇湾河、曾家寨、滨水田园等独立景点整体打包相互连接,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相融合,开启了汇湾发展旅游业的新局面,促成汇湾全域发展旅游的格局。
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该镇将进一步深化“景廊”建设成效,利用良好的植被优势和生态优势,规划布局景观节点,以点带面、以线串珠,形成富有汇湾文化内涵的旅游景观。同时,结合宽界路改扩建、汇两路贯通、省级水利风景区创建、生态观光示范园建设等项目机遇,沿宽界路、汇两路和汇湾河沿线打造“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景”的风情旅游线路。同时,积极争取政策和项目支持,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强有力的助推器。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