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雨后初晴的竹溪,天空湛蓝,草木滴翠。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杜海洋一行轻车简从,一路奔忙,深入到该县汇湾镇等地就扶贫产业发展、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等工作情况开展实地调研。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陈英明,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明安成等陪同。
书记牵挂:农民增收靠什么?
“合作社+农户”产业扶贫模式初见成效
特色小镇汇湾镇,一座座“茶乡小院”依山傍水而立,汇湾河逶迤流淌,美不胜收。一下车,杜海洋无暇顾及美景,直奔小河口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镇上的主要产业是什么?农民增收靠什么?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多少?……”杜海洋手指沙盘模型上3河19村的规划布局标注,向镇党委书记李芳发问。
“茶叶是我们镇的主导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全镇茶叶面积7万多亩,有梅子贡和竹溪贡茶2个龙头企业,去年人均纯收入有9000多元。”李芳回答起来底气十足。
“茶叶销量怎么样?均价多少?主要销售市场在哪里?”杜海洋最关心的是产业的实际经济效益。
“干茶均价每斤在500元以上,省内外都有市场,梅子贡的茶多酚还远销欧盟等国际市场。”李芳回答得干脆利落。
近年来,汇湾镇对传统茶叶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纳入扶贫第一产业来培植,探索出了“政府+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模式,把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做深做细。目前,该镇茶园面积达7.5万亩,共有茶叶省级龙头企业2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9个,年均生产各类茶叶30余万公斤,年产值1.9亿元,带动8000名茶农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茶叶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第一大产业。除此之外,该镇的水电产业、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产业每年也为农民带来了不菲收益。
杜海洋对汇湾镇培育扶贫产业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强调,产业发展是增加 贫困农民收入、助推精准脱贫的最有效抓手,一定要把贡茶产业做大做强,发挥产业带动作用,为贫困农民长远增收提供产业支撑。
书记驻足:廉洁文化怎样根植人心?
廉洁文化与地域文化实现大融合
“茶乃民之饮,廉乃国之本,无廉则国以何存,无饮则民以何安……”调研途中,汇湾镇茶廉文化广场上一幅《茶廉赋》石刻吸引了杜海洋一行驻足品悟。
如何实现廉洁教育经常化、大众化?汇湾镇深挖茶文化中的廉洁元素,巧妙融入廉洁文化建设当中,利用本地独有的茶文化品牌,建成了茶廉文化广场,茶廉赋、品茶亭、茶文化画廊等,把植茶生廉、饮茶养廉、品茶悟廉的茶廉文化深根于党员干部和群众心里。
当杜海洋得知该县共有11个像汇湾镇这样的廉洁文化基地时,高兴地对随行人员说:“竹溪县结合‘一乡一品’产业发展,把廉洁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相融相通,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廉洁教育,把廉洁文化根植民心,有效地实现了廉洁教育从‘文件’走向‘文化’、从‘会场’走向“ 广场”、从‘少数’走向‘大众’的三大转变,这种宣教方式值得肯定。”
书记探察: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怎么样?
坚持实事求是,准确量纪定性
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和乡镇纪委履职尽责情况,是杜书记此次调研的重中之重。
“这个办案协作区管哪几个乡镇?”“今年办结了几件案件?处分执行是否到位?处分效果如何?”一走进设在汇湾镇政府一楼的第二办案协作区谈话室,杜海洋就当场询问镇纪委书记汤学森。
汤学森就今年该镇立结案情况一一向杜书记作了汇报。
“这次扶贫领域大数据监督检查你们查实了多少问题线索?涉及‘三类人员’的有多少?村主职干部优亲厚友的问题多不多?”在镇纪委办公室,杜海洋一边察看大数据信息录入平台,一边再次“发问”。
“全镇通过比对共发现问题线索3554条,查实828条,其中涉及“三类人员”问题线索45条,查实17条。”镇长周建华及时回答。
“当前要全力抓好大数据监督检查整改问责工作,对涉及‘三类人员’的问题线索要进一步核查甄别,要按照‘四个区别对待’区分具体情况,做好分类处置。要全力配合省委专项巡视,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精准识别问题,准确量纪定性。”杜海洋强调。
书记追问:脱贫攻坚难点在哪儿?
妥善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纠纷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乡镇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这是杜海洋此次调研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他此行主要察访的问题。
“脱贫攻坚难点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产业扶贫与农民长远增收的现实问题,另一个是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认定的界限问题。”
“由于政策口径不断变化,乡村干部执行政策的压力较大;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期望值高,矛盾突出;农户隐形收入难确定,贫困户精准识别难度大。”在与镇干部座谈中,杜海洋细听实情,把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一一记录。
“大家谈的问题很实在,其中有些是我们理解政策有偏差造成的,有些是我们基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因此我们在执行政策时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实际很好的结合起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个破解。”
听了杜海洋一席话,在场人无不信心倍增,纷纷表示,一定要不负上级组织重托,下大力气抓好精准扶贫这件头等大事,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妥善处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
贫困群众始终是杜海洋心中的牵挂。调研期间,他心系自己所联系的贫困户是否搬进了新居、生产生活情况怎样、孩子们入学情况等,并叮嘱驻村包保干部要因户施策,帮助寻找增收路径,确保如期脱贫。
调研期间,杜海洋还到县纪委机关看望慰问了纪检监察干部。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