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全县旅游发展大会召开

时间:2017-08-01 00:35:18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新闻网讯 (记者 郭元江)30日,全县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县委书记余世明主持;县长柯尊勇讲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福卿,县委副书记杨武,县委常委陈英明、陈宣、蒋波、李晋、汤莉等县“四大家”在家领导出席。

会议指出,我县生态良好、山水洁净、物产富饶、人文厚重,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旅游的资本和基础;同时,也还存在认识不高、氛围不浓、产业不强、投入不足、机制不全、环境不优等突出问题和短板。“差距就是潜力,短板也是优势”。只要我们正视差距,补齐短板,精心谋划,竹溪旅游一定可后发赶超。

会议明确,未来3-5年竹溪旅游将实施“15315”计划,即1个定位:打造“全域景观、诗意田园”中国候鸟旅居县。“5个3”的布局:即“三个目的地”:健康养老目的地、运动休闲目的地、乡村旅居目的地;“三个基地”:房车露营基地、自驾游基地、垂钓基地。“三廊”:百里绿廊、百里果廊、百里景廊。“三区”:以城关、蒋家堰、中峰、龙坝、水坪、县河为主的国道沿线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区,以新洲、兵营、鄂坪、汇湾、泉溪、丰溪、天宝为主的环库户外运动旅游区,以桃源、向坝、十八里长峡为主的南部山区生态民俗风情旅游区;“三线”:重点打造“秦风楚韵一日风情游”、“水上画廊两日体验游”、“民俗风情三日生态游”等3条旅游精品旅游线路。“15个1”的具体目标:即创建1批A级景区,包括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3个4A级旅游景区、10个3A级旅游景区、20个2A级旅游景区;建成1批旅游品牌,包括1个中国特色小镇、2个旅游名镇、30个特色旅游名村;培植1批规范化旅游接待场所,包括10家规上旅游企业、3家A级绿色饭店、300家星级农家乐(农家旅馆)、1000个以上垂钓点;带动1批旅游从业人员,旅游从业人数达到3-5万人,年度旅游人次达到500万以上,带动至少5万人脱贫致富,实现旅游产业产值近期30-50亿元、远期100亿元;建成1个覆盖全县、功能完善的旅游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1批旅游公厕、游步道、绿道、自行车道、观景平台等基础设施;做强1个会管理、善经营的的文旅投资集团;培育1批会推广、懂营销的旅行社;培养1支训练有素、能代表竹溪形象的导游团队;建立1支专业化的行业标准专家评审队伍;编写1套有感染力、有穿透力的导游词;组建1支专业的旅游执法监管队伍;制作1批统一规范的旅游标识标牌;制定1套县级旅游行业管理标准;完善1套务实管用的旅游业管理制度。

会议要求,要把整个竹溪作为一个5A(4A)级景区来建设、作为一幅天然的山水画来描绘、作为一个浓缩的盆景来塑造、作为一个田园综合体来打造。要以“朝秦暮楚地、自然中国心”为旅游品牌,逐步建成漫山金丝楠、满眼红豆杉、遍地中药材、百里花果香、千山翠竹林、万顷养生茶、数条清溪流、轻舟画中行、云雾山间绕、广舍炊烟飘的“全景竹溪”。坚持规划引领。要人大我小、人粗我精、人急我缓,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彰显个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特色,体验小生活、品味小享受、体会小趣味;要尊重自然,原生态着眼,次生态着手,泛生态着力,留住城乡记忆、留足发展空间、留够生态本底、留下艺术品位。落实重要举措。要在“点”上出精品、“线”上提功能 、“面”上创品牌,各乡镇、农林场要结合各自的特色、文化、内涵,围绕“山水画、田园诗、文化歌、生活曲、梦幻情”,打好“山水”“田园”“人文”三张牌,打造本辖区“一乡(场)一品、一乡(场)一景”旅游品牌,串成一条条线路、连成一片片区域,形成一线串珠之势;要做好“加减乘除”法,加绿色、加生态,减污水、减垃圾,提品质、提品位,破除旧观念、旧思维,弥补自然环境,提升人文环境,改善经营环境,创造好的发展环境。丰富旅游业态。要牢固树立“大旅游”理念,实施“旅游+农业、+工业、+饮食、+健康服务、+商贸物流、+度假服务、+文化创意、+协作区”,充分发挥旅游的黏合、催化、集成作用。强化要素保障。要强基固本练内功,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优化旅游服务和产品供给,扩规模、提品质、树品牌,打造乡村风情、乡村观光、乡村体验、乡村度假、乡村文化、乡村节庆等旅游产品,让游客在竹溪好玩、玩好,好吃、吃好。推进旅游扶贫。要把旅游与扶贫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相融相盛,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投身旅游产业,让游客住在农家、吃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用“美丽经济”“快乐经济”敲开致富门

    会议强调,旅游是发展、是民生、是扶贫,各乡镇、各单位要认真思考人从哪里来、来了干什么,走了有啥念,我们干什么的问题,近区游客以县市内为主、中区游客以武汉、西安、重庆、郑洲等地为主,远区游客以全国各地为主。要增加旅游自信,用三个目的地留住游客。要让人留念竹溪的森林、山水、饮食和和谐的人文环境。要完善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功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快旅慢游。要营造美丽环境,打造美丽乡村,让游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通过家规家训进成家、慈孝家风等活动,培育人文环境,让游客感受和谐社会。要完善政策,通过政府投资、旅游公司融资等方式,支持旅游产业发展。要认真推介竹溪旅游线路,做好内引外联,在建设县内景区的基础上,与武当山、平利、重庆等周边地区建立合作圈,实现共嬴。要以三廊为载体,准确定位和规划旅游线路,做好景区、景点建设,重点抓好龙王垭和楠木寨四A景区创建,力争每个乡镇有一个2A以上景区,要以人才引进为手段,通过政策、环境等引进旅游人才,为发展全域旅游奠定基础。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