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围绕中心 建言献策:融合发展闯新路 小康建设排头兵——中峰镇小南沟村市场主体带动精准脱贫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7-06-28 10:17:05      字体:  打印  播放

县政协办、团县委联合调查组

正值芒种时节,处处生机盎然。中峰镇小南沟村有幸迎来了全县精准扶贫“十个到村到户”拉练会的大检阅。与会县“四家”领导在实地察看盛兴牧业黄牛繁育基地、银杏(茶叶)专业合作社等现场之后,县委书记余世明对许启典、王远群等一批创业成功人士回村投资创业、带动就业,有效解决贫困户脱贫和整村出列问题的做法给予赞扬。

脱贫成效:实现“十个全覆盖”

谈起市场主体带动精准脱贫、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村党支部书记陈宁根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我们村在创业成功人士许启典、王远群等人的带领下,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精准脱贫实现了“十个全覆盖”。

土地流转全覆盖。2016年,许启典、王远群等人将小南沟村800余亩的坡耕地、抛荒地和50亩的村集体老茶园进行整体流转,组建“小南沟银杏(茶叶)专业合作社”,共栽植银杏、梭罗、红叶石楠、红叶李、车厘子等共计140万余株。

致富产业全覆盖。在农业产业方面,大力发展茶叶、银杏、苗木花卉、畜牧养殖等有机产业;在工业产业方面,利用本村矿石资源和农特资源,突出发展建材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在第三产业方面,发展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产业,形成二产带一产、一产促三产、产业带脱贫的发展格局。

村民就业全覆盖。50岁以下的劳动力在公司就业,50岁以上劳动力在合作社做工,妇女和残疾人从事茶叶、银杏、苗木管理和采摘工作,做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仅2016年,业主支付当地农民务工工资380多万元。

砖混住房全覆盖。全村90%的农户新建或维修了砖混结构的安居房,70%以上的家庭住上了二层以上的小康房,34户贫困户统一规划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

安全饮水全覆盖。公司投资60多万元,建起了村自来水厂,全村100%的农户吃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

硬化公路全覆盖。全村新建通村达院硬化路6.5公里,公司建设硬化作业路3公里,今年还将对5户没有到户的实行全面硬化,实现户户通硬化路。

家用电器全覆盖。全村90%的农户有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户户有摩托车、电瓶车,50%的户安装了空调,44户拥有小轿车,14户购买了运输车。

就医入学全覆盖。全村人人参加新农合,翻修一新的村教学点让本村适龄儿童就地入学,全村无一名辍学少年儿童。

金融存款全覆盖。2016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512万元,工业经济产值47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 7200 元。全村累计存款3000多万元,户平10余万元。

集体经济全覆盖。2016年,村级流转矿山、茶园租金收入3.3万元。今年,正在兴建60千伏光伏发电,村级集体纯收入将达到8.3万元。

发展模式:融合发展闯新路

该村坚持市场主体带动,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创业就业,走在了小康建设前列。

市场主体带动。小南沟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许启典、王远群积极响应精准扶贫号召,怀着一份在外游子回报桑梓的赤诚之心,投入巨资成立广宇建筑建材有限公司,在本村开办了小南沟沙石料建材厂,成立了汤家坝水泥砖厂、花桥寺高层页岩砖厂、小南沟商混站,组建了广瑞建筑工程公司。生产经营高峰期间,工业生产总值近亿元,劳务工资支出1000多万元。

产业融合发展。2016年,许启典、王远群考虑到全村有部分老弱病残和贫困户因身体或者其他原因无法在现有公司企业内务工,决定将小南沟村全村所有的坡耕地、林地和抛荒地750余亩和村集体50亩老茶园进行整体流转,组建“小南沟银杏(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立体套种的方式栽植银杏茶苗50万株、茶苗70万株。合作社的成立让贫困户参与到黄牛养殖,茶园建设、基地苗木日常管护,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增收致富。与此同时,王远群独资成立了“竹溪县盛兴牧业有限公司”,新建年加工10000吨混合有机青贮饲料加工厂1个,专业生态养殖合作社4个,在小南沟村8组建起了“竹溪盛兴牧业有限公司万头黄牛繁育基地”,牛存栏总量达2000头。下一步小南沟村将按照“花果山、贡米田、畜禽养殖富家园”的发展思路,逐步淘汰矿山开采等传统产业,进一步开发利用山水、林特、人文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带动创业就业。全村农民主要通过三种渠道获取收益。一是土地流转得租金。每年全村村民从土地流转中获利租金达32.5万元,人平获取收入270元;二是进企务工挣薪金。公司善用其才,人尽其才,本村320人就地务工就业,参与务工的村民和贫困户每年务工总收入1000多万元,人平近万元;三是入股公司分股金。许启典、王远群合作投资的建筑工程和建材公司及旗下的“专业合作社”使全村人均年增收8600元,部分先富起来的群众还将资金入股到企业,参与分红。据统计,小南沟共有67户81人在公司企业入股,股金总额1010余万元,年终获红利120余万元。

实践启示:市场主体大有可为

小南沟村在市场主体的带动下,精准脱贫基地有规模,产业有链条,市场有主体,模式有创新,扶贫有成效,实现整村脱贫目标,为全县其它村推进精准扶贫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启示:

启示一:必须突出产业扶贫这一根本。精准脱贫,重在产业,难在产业,成也在产业。小南沟村培育市场主体发展致富产业、带动全体村民脱贫致富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必须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把培养和壮大市场主体作为推进产业扶贫的核心抓手,创新产业化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实现由一家一户“各自为战”的小生产到“抱团”对接大市场的转变,形成“大河有水小河满”的发展态势,让贫困群众依托产业链增收脱贫。

启示二:必须抓住市场主体这一关键。各级要增进扶持龙头就是扶强产业、扶持市场主体就是扶持贫困户的再认识。改变目前分散的、撒胡椒面式的做法,把扶贫资金着重用在培育市场主体、龙头企业上,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返乡创业等农村带头人的作用,引导农户之间的土地、资金、劳力等资源的优势互补,优化组合,提高农民自力更生、自我发展、合作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扶贫项目建设的成功率。

启示三:必须激活贫困群众这一主体。脱贫攻坚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要大力宣传勤劳致富、率先脱贫典型,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要以道德培育塑造新风尚,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重塑贫困群众内心道德丰碑,激发求富、求荣、求美、求变、求新的致富激情,这才是全面夺取精准脱贫最终胜利最需要最宝贵也最持久的内在动力。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