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闻网讯 (通讯员 陈龙兵 甘 霖)盛夏时节,在竹溪,随处可见年轻干部奔走在精准脱贫、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等基层一线奋斗的汗水、青春的足迹。这是竹溪县大力实施年轻干部“1+6墩苗”工程的一个缩影。
把握成长规律,畅通绿色通道
今年3月份,我县开展了县直单位履职尽责调研考察,综合考察情况发现,由于年轻干部身份、经历和成熟度等因素,导致干部选拔任用时选才面窄、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年龄断层问题亟待破解。
“常格不破,大才难得。”县委书记余世明说,“基于对竹溪干部队伍结构现状分析与认识,县委决定搭建平台,实施年轻干部培养锻炼“1+6墩苗”工程,这既是应急之举,也是谋远之策。”
“1+6墩苗”工程,“1”是指整合县内外教育培训资源,分期分批举办年轻干部专题培训班,强化年轻干部理论武装;“6”是指分层分类选派干部到上级部门挂职锻炼以及到乡村基层、精准扶贫、招商引资、信访维稳、项目推进等“五个一线”进行培养锻炼,开阔视野,提升实践能力。
注重精神补钙,不搞镀金保苗
缺乏系统理论学习、缺乏党史深刻理解、缺乏艰苦环境磨炼、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四个缺乏”是当前年轻干部普遍存在的不足。
“年轻干部要不断提高能力素质,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良好心态,踏实干好本职,从当下、从细微处做起,主动到基层磨练、接受艰苦和复杂环境考验和锻炼,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6月1日,全县62名年轻干部参加第一期年轻干部“1+6墩苗”工程培训班。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胡贤德为学员上了题为《把握成长规律,在干事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第一课。
针对培养对象的群体特点、专业类别,培训班主要采取课堂讲授和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内容涉及党史与党性教育、基本县情、农业农村工作、准则和条例培训、精准扶贫专题、新闻宣传等。
“这次培训既有党性锻炼、理论培训,也有案例剖析、交流讨论,是一次难得的‘充电之旅’。”县委办公室参训干部李鑫在培训交流发言时满怀激情,“我将倍加珍惜这次宝贵的机会,积极争取到艰苦的基层一线去历练、去成长,让自己的青春在一线奋斗中发光发热。”
年轻干部培养不能成为镀金“保苗”工程。“1+6墩苗”工程在选拔导向上,从“考学”向“考能”、“考绩”转变;在选人视野上,突破身份、职级、地域限制,广纳各方人才;在选拔环节中,从年轻成长知、培、管、用各个环节进行系统谋划,各环节公开、公正,真正做到让干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让作风实评价高的出得来。
下沉基层一线,搭建发展舞台
年轻干部要多“墩墩苗”,接地气、经风雨、见世面。基层和实践是培养造就人才的熔炉。
我县按照“重在培养、择优使用”原则,实行渐进式培养,使年轻干部培训、选拔、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从而形成完整的培养链条。
“1+6墩苗”工程从2017年3月开始启动,到2018年12月基本结束。今年以来,先后选派了21名干部分赴北上广深、江浙、武汉等地开展驻点招商,137名干部到县精准扶贫、重点项目、信访维稳等基层一线锻炼。
未来2年,我县将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分批次把全县40岁以下干部列培对象普遍轮训一遍,对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分期分批选派到基层挂职锻炼,对表现突出或工作特殊需要的,优先提拔使用。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突破条条框框,畅通年轻干部成长“绿色通道”,从机关到一线、从稚嫩到成熟、从生疏到干练,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必将成为“五个竹溪”建设征程的生力军!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