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磨子沟”的变迁

时间:2017-05-26 15:19:54      字体:  打印  播放

  (记者 郭元江)和其他贫困村一样,鄂坪乡磨子沟村条件差,基础薄弱、发展速度慢。

IMG_8906

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磨子沟村人靠山吃山。如今,这里果树飘香、牛羊成群、村民幸福,昔日穷山沟变成“希望的田野”。

山河围困

磨子沟村位于在鄂坪水库中上游,是在库区移民后,由原来的银丰村、安丰村、小花园村合并而成,辖5个村民小组、152户、475人。该村离乡政府50公里,属鄂坪乡最偏远的村,说是沟,更是谷,纵深15里,三面是高山,唯一的出口还是一条河,河面宽约600米,村民出行必须摆渡。一直以来,因为大山的围困,河水的阻隔,贫穷如影随行,当地村民只能靠外出务工挣钱。

IMG_8941

 

IMG_8922

鄂坪水库建成后,磨子沟有一部分村民借着库区移民的东风,搬离这里,剩下多数人在贫困中固守一方山水和一份乡愁。为了维持生计,有人学着网箱养鱼,有人试着种黄姜,还有人当起了“艄公”,但收入微薄,生活贫困。

绝地突围

“再也不能这样过”,“贫困山村咋脱贫”。全县扶贫攻坚战打响后,磨子沟村干部群众在思变。

“村两委”发现,山是屏障,但山也是财富。2017年,磨子沟村按照“十个到村到户”要求,把产业增收作为脱贫“主打歌”,“唱响”山间地头,过去的姜农渔民纷纷下山上岸,转型发展。全村通过“消茅”植树、荒山造林、粮果间作,发展杉树、木瓜、板栗、梭椤树等经济林木种植,面积达500亩。结合退耕还林和产业扶持政策,“村两委”对种植林木10亩以上的农户,按照户平100至200元的标准予以奖补,极大的提高了村民发展种植业的积极性。林茂草丰,为发展养殖业创造了条件,村民们利用山场资源发展养蜂、养羊、养牛等家庭养殖,“村两委”顺势而为,鼓励村民通过农业合作社抱团发展特色养殖。村民童兴志、郭元丽夫妇,家庭贫困,但勤劳肯干,原来一边种地,一边学习养殖娃娃鱼,然而事如愿违,收益并不理想。后来,在“村两委”的引导下,夫妻俩成立“丽志”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吸纳了五名贫困户加入其中,立志带动大家共同致富。现在,“丽志”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养牛120多头、山羊200余只、蜜蜂60多箱,同时还养殖娃娃鱼,每年为贫困户带来可观的收益。

IMG_8947

为了解决群众出行难、致富难,磨子沟村不等不靠,把产业路修到了家家户户,村民自发出力出物,修通了4公里路。按照硬化公路到户目标,该村还将硬化通组到院水泥路2.5公里。

前些年,信息化对于磨子沟村人,如同一个美丽的神话。移动、联通、电信几家通讯运营商相继到村里考察,准备建信号基站,最后都因为地势原因而另选他处。这种情况直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启动,才得以缓解,现在磨子沟村村委会已用上了广电网络,通信、办公都很方便。村里计划将广电网络通到各家各户,“村两委”主动和移动公司接洽,争取在村里建一个信号基站,实现信息网络全覆盖。

广电网络开通后,住在村委会周边的村民也“沾”了光,开始用上电脑和电话,有两个年青人还做起微商,帮助村民网上购物,把村里的土特产拍成照片发到网上,磨子沟人第一次过了把“网民”瘾。

安居乐业

无业不乐,无居不安。该村抢抓十个到村到户政策机遇,科学规划安居工程,先后建成三个村民集中安置点,通过严格筛选,“村两委”将居住条件差难以致富的73户重点贫困户,集中搬迁到安置点居住。这些安置点全部位于新修的产业路旁,出行、上学、就医都很方便,村民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曾经致富无门的贫困户,纷纷通过种养业发家致富。何佑平是个有头脑的中年妇女,住在磨子沟村最远的地方,受条件限制,丈夫种地,儿女外出打工,她在照看孙子的空当,养几只鸡、喂两头猪,只能改善生活,家里没有其他收入。

IMG_8959

村里的安居工程建设为何佑平带来了转机,在磨子沟村安居工程建设现场,她与工程负责人梁修传一拍即合,决定利用村里的山场合伙建立养殖合作社,实现带头致富、带动村民致富。按照合作意愿,何佑平采用土地入股、梁修传注入启动资金,成立农民合作社,吸纳村民依托畜、禽、果、树等特色种养殖脱贫致富。目前,二人注册的“竹溪建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经挂牌成立,磨子沟村4名贫困户、两名非贫困户主动入股,合作社出资总额三百万元、发展养鸡4000只。村民彭少兴一家七口人,家大口阔,脱贫困难,但搬到安置点居住后,他加入建华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养几箱蜂到起步,到现在满山都是蜂箱,成为村里的养蜂大户,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在磨子沟村何佑平家附近,记者看到,木棚、田地、山林到处是觅食的鸡,占地2.5亩的养猪场正在建设中。问及合作社的发展,梁修传说,今年计划养鸡一万只、养猪200头,力争年收入十万元左右,目前在筹措资金,准备租赁村里的山场,以后好发展养牛、种树,形成规模化后,既要让合作社股东分享红利,更要让全村人从中受益。 

2016年,磨子沟村争取到金融扶持资金60万元,按户平5万元的额度分配给村里的12户贫困户,支持他们发展产业。村里近60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在合作社就近务工或外出务工创收。“村两委”按照“应保尽保、严进严出”的原则,将18名五保户、20名低保户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同时,与乡卫生院、县卫计部门协调,即将启动100平米的村卫生室建设,以解决村民就医看病。将来,村上还想建一所幼儿园,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学。

随着鄂坪乡政府投资816.3703万元、全长1.25km的鲜花大桥工程启动,磨子沟村人有望告别隔河渡船的历史,一座桥又将改变一个村的命运。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