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牛鼻子”
——五论狠抓“十项重点”、推进“十项创新”
评论员文章
项目建设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牛鼻子。“项”,泛指人首,引申过来,就是做工作要善于抓住“要害”、“首要”、“管总”的东西。从竹溪发展现实来讲,抓项目就是抓住了工作的“纲”,是牵牢发展的“牛鼻子”。
牵牛要牵“绳子”,抓蛇要抓“七寸”。对于竞进发展、提质增效、跨越赶超的竹溪来说,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保项目就是保民生。抓发展说到底是要抓项目,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项目难发展。县委书记余世明、县长柯尊勇在全县经济工作会上要求,要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定海神针”作用,积极抢项目、推项目、备项目、盯项目、比项目、帮项目,确保全年投资增长18%的目标如期实现。全县上下迅速行动,积极响应,初步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局面。
狠抓项目建设,思想认识要高度统一。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人民幸福的源头。实践说明,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今天的项目数量,就是明天的经济总量;今天项目上的差距,就是明天发展的差距。为此,各级各部门要把抓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重要引擎、转方式的重要途径、惠民生的重要内容、强支撑的重要载体、保生态的重要举措,充分调动政府、企业、民众各种力量,拓展“向上争”、“从外引”、“万众创”各条渠道,抓好项目储备、申报、在建、投产各个环节,驰而不息地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温升级,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狠抓项目建设,推进力度要切实增强。要以刻不容缓的态度、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以非常的手段和超常的智慧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要依靠“大力度”赢得“加速度”,批复项目加快由“备战”进入“实战”,力求第一时间开工;在建项目加快由“持久战”转入“速决战”,力求最快速度推进;竣工项目加快由“建设会战”转入“生产会战”,力求尽早投产达产。各级各部门要编制“项目精准推进路线图”,对重点项目分季度、分月份细化具体的开工、竣工时间节点,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查考核,做到分类排队、十指弹琴、全力推进。要实行季度拉练,采取市内同级比、省外邻县比、牵头领导比、责任单位比、乡镇之间比,比进度、比速度、比投资额度、比落地实度,促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狠抓项目建设,保障措施要精细到位。要以务实重行作风和工匠精神,敢于拿出“硬招数”啃下“硬骨头”,群众工作、征迁工作、资金保障、土地保障都务必到位,努力在突破中突围、打破瓶颈中打开局面。项目建设“成在服务”,要去掉“紧箍咒”戴上“护身符”,用“金牌服务”擦亮“金字招牌”、用权力“瘦身”推动服务“健身”、用“刚性治理”优化“项目生态”,确保项目落得下、留得住、建得快、发展好。要建立重大项目定期会商会审制度,职能部门审批要优要快,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棘手问题、疑难杂症,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落实,人人担当“首席服务官”,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创先争优的竟进氛围。要以市场化办法、法制化原则抓项目,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从每个干部的具体行政行为做起,营造法治、透明、公平的体制政策环境和社会與论环境,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要实行行政效能督查制度,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慢作为现象,对严重阻碍项目实施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治庸问责”,一追到底,决不姑息迁就。
项目是发展之本,干部是落实之要。市场不等人、竞争不等人、发展不等人,抓项目建设等不得、慢不得、歇不得,必须抢前抓早、只争朝夕。当前,正值“春争日子夏争时”的关键时刻,各级各部门要以永不停滞的坚持,以脚踏实地的定力,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扎实抓好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五个竹溪”,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