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竹溪“大”字当头重典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

时间:2017-03-15 14:25:57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我县大手笔谋划,大力度推进,重典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强化领导,构建大机制。一是领导亲自挂帅。春节上班第一天,召开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工作动员会,下发实施方案,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其他县委常委任副组长,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大兵团作战。从各乡镇纪委、县纪委和相关责任单位抽调80名干部成立综合协调、线索排查、信息宣传、巡查督导等专项工作组5个、执纪审查组21个,将全县15个乡镇划分为3个办案协作区,将103个县直单位划成3片,比照巡视工作“三个不固定”作法及“一次一授权”原则进行随机抽调并实行定期“换防”,确保线索有人查,案件有人办,问责有人抓。三是部门联动配合。及时下发关于开展七类重点问题线索排查的工作通知,明确各乡镇党委、县直各单位党政组织在线索大起底、大排查、大清理工作中的职责,细化9个作风建设成员单位和八项惠民政策落实主责单位的重点工作任务。

宣传发动,实行大监督。一是加强立体宣传。在竹溪电视台、竹溪新闻网等县内新闻媒体刊播发《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和督查工作公告》,组织各乡镇、县直各单位通过设置展板、开办专栏、张贴公告等形式广泛宣传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工作内容、举报电话和邮箱,发动群众参与。在305省道沿线醒目位置设置大型灯箱公告牌4个,各乡镇开办村级(社区)工作专栏319个,各地各单位张贴公告216份。二是拓展信访举报渠道。在运用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反四风“一键通”等“一网一端”的基础上,开通微信、微博、QQ、来信、来访“五位一体”绿色通道,服务群众投诉和举报。三是及时通报典型案例,接受社会监督。印发关于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通报5期,对6个单位和68名党员干部违纪违规问题查处情况在十堰日报、竹溪纪检监察网等市、县新闻媒体进行点名道姓公开曝光。

聚焦问题,开展大排查。结合七个方面重点整治内容,深入开展问题线索大起底、大清理、大排查。一是结合上级党委和纪委交办问题重点排查问题线索是否及时调查处理、结论是否实事求是,违纪违规党员干部是否问责处理到位,群众对问题处理结果是否满意等。二是结合“党风政风热线走进竹溪”问政反馈问题重点排查部门履责是否到位,干部职工是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三是结合元旦、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明察暗访工作重点排查各地各单位津补贴发放、“三公经费”管理、大额票据支出、大额资金异常调度、公车配置使用等问题线索,力求发现和查处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四是结合信访举报、惠民政策贯彻落实重点排查党员干部、财政供养人员、村干部套取补贴、截留挪用、以权谋私、优亲厚友、失职渎职、贪污惠民资金等7种腐败问题线索。目前,已接待群众信访举报68人次,收集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线索120条。

从严查处,形成大震慑。严肃“六大纪律”, 落实“六区分、六紧盯、六严处”,践行“四种形态”。即:注重区分党员干部与一般群众、以权谋私与失职渎职、主观故意与客观过失、主动纠正与被动纠错、原始错误与次生错误、集体违纪与个人违纪六种情形;重点紧盯补贴金额较大的惠民项目,紧盯村干部、主管部门及其下属站所工作人员、科级干部等三大群体,紧盯群众反映强烈、信访举报集中的部位,紧盯“三个后”尤其是省委巡视组巡视以后发生的违纪问题;严处“圈子套”、“合伙分”、“个人骗”、“亲属补”、“关系送”、“地方挪”六种违纪违规行为。目前,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已初核问题线索34件,立案调查28件,查结25件,组织处理40人,清退收缴违纪资金104.38万元,收缴违规配置公务用车1辆。(彭金枝  胡 琴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