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第三只眼看平利”六:众多项目“砸地生花”,看平利是怎么撸起袖子加油干的

时间:2017-03-10 23:59:20      字体:  打印  播放

开栏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学习平利县“科学合理的规划、统筹谋划的思维、不甘落后的精神、勤勉务实的作风、争创精品的意识、勇于创新的胆识”六种精神,在全县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按照县委宣传部的要求,县委机关杂志社组织开展了“第三只眼看平利”大型新闻采访活动,即日起,《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微竹溪推出“第三只眼看平利”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记者 杨慧)平利、竹溪,山水相连、人文相亲。

康平高速项目建成通车,将平利到安康的时间缩短近三分之二,“茶硒小镇”项目的落成将原来单一的茶叶产业变身为集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移民安置点于一体的“茶城”,‘社区+工厂’项目创新实现了移民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电商产业园项目的落成解决了平利“山货进城、网货下乡”双向流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近几年,一个个“重量级”项目在平利砸地生花,为平利县经济大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成为助推平利发展的强大动力。

0 (1)

 

平利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成绩背后,秘诀在哪?秘诀就在项目。一直以来,平利始终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招商就是壮财源”的理念,坚持把项目作为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的关键,一手抓招商,一手抓争取,强力抓落实。把项目建设作为保增长和提高县域综合实力的最主要抓手和最有效载体。

 

招项目——“三顾茅庐”

去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平利这样一个陕西边关小县城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能人引领、基地孵化、连锁推进”的思路,先后吸引了以针织品加工、机电配件加工、传统手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为重点的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取得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亿元的好成绩。

0 (3)

 

成绩的背后是平利上下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后发三大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瞄准招商节会,精准招大商,积极采取网络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主办节会招商等形式开展招商工作。围绕现代农业、环保工业、生态旅游、城镇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精心谋划招商项目,做细做实前期工作,满怀真诚对外推介,对前来考察投资的客商,做到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真正让外来客商放心投资、安心赚钱、舒心生活、共谋发展。

0 (4)

 

在招商引资工作实施过程中,坚持全体动员、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强势招商,实行领导牵头包抓重点招商项目,责任到人,电视公告,坚持不落地不销号。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考核加分项目,引导全县上下聚焦招商引资,紧盯知名企业,以“三顾茅庐”的精神抓好跟踪落地,提升招商引资成效,真正引进一批强县富民的重大战略性支撑项目。通过抓项目、带全局,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

 

争项目——“闻风而动”

重点项目落地生根,经济发展才能枝繁叶茂。平利县长安镇围绕“念好茶经”,积极争取项目,实行产业、扶贫、乡村旅游、电商等项目资金“捆绑”,坚持园区和社区同步建设,把茶园当景点建、把长安当景区建,累计投入过亿元,目前长安景区和旅游服务型小城镇已初现雏形。

0 (6)

 

今年来,平利县抢抓国家脱贫攻坚的历史机遇,结合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和供给侧改革等政策措施的落实,认真研究国家投资政策,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民生工程等重点,超前策划包装一批事关平利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

0 (7)

 

强化机遇意识。平利先人一步捕捉项目信息,快人一拍与省市对接,把住时间节点搞好申报争取。重点抓好安张衡铁路过境平利、通用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汇报争取,力争尽早列入省市规划。

夯实责任促落实。坚持县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责任制,对县城十里水景、五峰山生态休闲公园、杨家梁统筹示范区、平镇路三改二、百朝路改造和重点产业项目,分别落实包抓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包抓领导、一支援建队伍、一套服务措施、一抓到底见效。健全督察督办、电视公告、全县通报、考核奖惩、效能问责的倒逼落实机制,鞭策全县上下大干快上,抓好项目开工,加快项目推进,加强项目管理,确保计划项目如期建成。

0 (8)

 

2016年,平利县累计开工建设项目210个,同比增长27%,9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重点项目完成均位居安康市前列。

 

促项目——“无微不至”

筑巢引凤,需有良枝而栖。为此,平利县把招商引资视为“生命线”,在优化投资环境、提高项目服务上铆足了劲,下足了功夫,先后制定出台了部门帮扶制、限时办结制、协调跟踪服务实施办法、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等一系列制度。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环保要求的工业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和高科技项目,给予用地、税收、有关规费减免等多方面政策支持。让软环境硬起来,着力打造服务“高地”和兴业“福地”。

0 (9)

 

为让众多项目落地生根,平利把创新理念、服务企业发展融入精准扶贫、电子商务、产业项目。该县移民搬迁项目制定了“一城十镇百村百社百工厂”的城乡发展规划。按照“下楼上班,下楼吃饭”的标准,在社区规划建设时预留社区工厂用地指标,由县镇政府就近租赁门面房提供给社区作为社区工厂厂房,免费使用三年,由县上筹措专项资金用于贷款贴息,还鼓励平利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办厂。同时,政府还组织社区居民发展刺绣、竹编、棉鞋等旅游产品加工业。对社区工厂实行干部包帮制,提供“保姆式”跟踪服务。为做大做强电商产业,在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出台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同时为电商创业者提供办公场所,为电商企业、个体网店提供指导和服务。在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有专业人士免费为电商创业者提供技术咨询、美术设计、摄影摄像、电商知识培训等服务。

0 (2)

 

平利在项目服务上,坚持县级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到定人跟踪、定时调度、定期通报,形成“高层推进、跟踪督导、服务落实”的工作长效机制,优质的发展条件,为客商提供无微不至的“保姆式”服务。

为了更好的营造和谐稳定、高效便捷的项目发展环境,平利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注重平时掌握证据,对村霸、街霸、市霸、沙霸、路霸等“五霸”行为露头就打,重拳治理施工环境。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全程代理制,从快从简办理审批事项,持续优化办事环境,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对建设项目实行网上在线审批并纳入中省市重大项目库,对重大建设项目实行社会风险评估。严格项目招投标管理,实施招标方案核准,监督项目业主依法履行招投标各项程序,有效杜绝了项目随意变更、调整和超投资、超规模建设。

如今,越来越多的招商项目如源头活水般注入平利这片充满蓬勃生机的土地。众多项目在平利这片投资热土上砸地生花,平利用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胆识闯出了一片增收致富的新天地。

 

记者手记“项目”一词已在平利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不仅深入人心,而且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切切实实的行动。咬定项目不放松,平利把项目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把项目建设与精准扶贫、特色优势产业、优化经济结构相结合,主动谋划项目,积极争取项目,大力引进项目,实现了“经济发展有大的飞跃,社会事业有大的进步,城乡面貌有大的改善,生活水平有大的提升”。

注:文中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