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廊”建设正当时
——三论狠抓“十项重点”、推进“十项创新”
评论员文章
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发出百里“三廊”建设提档升级动员令后,又在日前召开的全县经济工作暨精准扶贫工作会上再次做出安排部署,并作为2017年“十项重点”之一。
出征号角催奋进,春季战役鼓点急。百里“三廊”建设时不待我,提档升级迫在眉睫。
要围绕“高”字增共识。我县特色在生态,优势在生态,希望在生态,出路在生态,成效在生态,幸福在生态。“三廊”建设高度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定位准、目标明、行动快、规模大、标准高、效果好,正成长为城乡统筹、产业融合、协调发展、人民幸福的典范,已成为全县最美的风景,市民竞相出游的休闲观光地。为此,全县上下要充分认识这一战略决策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三廊”的决策部署上来,把信心和决心凝聚到“三廊”提档升级上来,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各级干部的精气神提振起来,营造发展大气场,集聚发展正能量。
要围绕“特”字谋方略。以“三廊”建设为载体,把“两区两地”和“五个竹溪”建设与“三廊”建设紧密融合起来,厚植绿色,全域布景,花果辉映,产业融合,文旅互促,大手笔建设,分步骤实施,由点连成线、由线连成片、由片连成带,统筹推进生态产业、生态城镇、生态设施、生态旅游、生态扶贫、生态文化建设,着力构建生态意识文明、产业体系先进、生态系统健康、水净天蓝景美、城乡和谐繁荣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要围绕“美”字做文章。按照“生态美、产业强、农民富”的建设思路,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之路。要通过林木管护、增绿补色,把谷竹高速沿线建设成为色彩丰富、自然和谐、生态唯美的“百里绿廊”;通过开发资源、打造景点,把兴界路沿线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宜居宜游、人文集美的“百里景廊”;通过种树兴果、培植产业,把水向路沿线建设成为林茂果香、山水相宜、产业谐美的“百里果廊”。
要围绕“富”字抓发展。百里“三廊”作为引领全县发展的首要工程,要坚持以精准脱贫为统领,以生态建设为根本,以全域旅游为核心,以廊道建设为主线,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实现从生态工程向生态景观的转变,从生态景观到生态经济的转变。“三廊”要按照“全域化规划、全景区建设、全行业融合、全时空打造、全民性参与”的总体布局,农业围绕旅游调结构,工业围绕旅游出产品,三产围绕旅游抓配套,城建围绕旅游建景观,文化围绕旅游创特色,实现旅游产业化,产业旅游化。
要围绕“品”字修人文。坚持“以文化为灵魂、以绿色为生命、以人文为特色”的建设理念,着力擦亮“动植物的基因库、生物的百科全书”这块金子招牌,深度挖掘我县生态文化历史底蕴和丰富内涵,全力做好“三廊”文化整理、包装、推介工作,提升“三廊”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加大对干部群众的生态文化教育,让每位公民都成为生态竹溪的建设者、生态理念的倡导者、生态文明的传播者、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者。要充分利用各级新闻媒体、培训资源、公共阵地,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三廊”宣教、培训、论坛、推介活动,在全县形成建设“三廊”的强大磁场。
要围绕“实”字抓植树。当前,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植树播绿的大好时节。要对“三廊”沿线“空白”地段进行植绿、补绿,对可视范围内的山脊线进行生态修复,选好种植品种,加快提升景观造林效果,着力营造“青山、碧水、蓝天”的养眼养心环境。全县上下要抓住季节,迅速行动,在“三廊”沿线大力开展植树播绿活动。各地各单位要不等不靠,超前谋划、超前部署、超前行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植树造林工作中。要制定详细的时间表,明确时间节点,把工作细化到每周、每天、每时,抢时间、抓进度,做到不完成任务不收兵、不达目的不罢休,用扎实的作风按时完成“三廊”沿线植树造林任务。
要围绕“严”字抓监管。“三廊”建设要改粗放为精细,改单一为集约,改重建为重管。各乡镇要积极探索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新机制,鼓励民营企业、造林大户和干部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返租承包、转让租赁等形式参与造林绿化,明晰权属,确保林木栽得上、能成活、保得住、长得好;积极探索推行“专业造林、业主管护、承包管护、集中管护”的管护模式,实行造管一体、责权一致,做到包栽植、包管护、包存活、包绿化,确保栽植一棵、成活一棵,造林一片、成林一片。
开弓没有回头箭,奋进没有休止符。全县上下要弘扬“跳起来摘桃子”的竞争精神,敢向实力强的挑战,敢向发展好的竞赛,瞄准先进,树立标杆,后发赶超,奋起直追,争当标兵,把“三廊”建设美好愿景早日变成美好现实。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