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全县重点工作情况汇报会召开 余世明作重要讲话

时间:2016-11-11 08:28:31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新闻网讯(记者胡雪丽  陶 冶 杨 慧)8至9日,县委书记余世明分别主持召开财政、发改、商务、招商、文体、教育等31个单位工作情况汇报会,听取今年工作完成情况、明年工作计划和今后五年工作思路的汇报。

县委书记余世明作重要讲话;县长柯尊勇,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福卿,县政协主席尹熙祥,县领导杨武、陈宣、蒋波、李江等分别出席会议。与会领导对各单位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余世明、柯尊勇分别对重点工作提出要求。

 

照片 005_副本

 

余世明指出,总结今年、谋划明年、规划今后五年的工作,有利于认清工作形势,掌握工作动态,谋划今后五年工作,同时也为即将召开的“三会”提供报告第一手资料,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有力保障。今年以来,各单位按照年初部署,有条不紊的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于今后工作,各单位要谋划突出重点,主动适应新常态,符合发展实际。

余世明要求,要结好今年指标考核“硬账”。各单位承担重要考核目标任务要对照责任清单、把握时间节点,咬定目标、再加力度,全力完成目标任务。明年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施政的第一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各单位要认真谋划好各项工作,并细化到每项内容、完成时间,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对于今后五年的工作,余世明要求,要夯实发展基础,盘活存量、做大增量。要认真研究政策,争取上级部门对竹溪的支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按照抓大不放小、引外不排内的工作思路抓好资本项目、工业项目、农业及第三产业项目招商。要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今后五年,要实现竹溪两小时交通圈目标,服务好十巫高速各项前期工作,衔接好平镇(平利-镇坪)高速相应建设。抓好兴界路、水向路提档升级。泉天路、鄂洪路要达到二级路水平。水坪到关垭一级路要开工建设。要进一步提升县城交通路网,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人居环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让来我县投资项目落下来、安下来。

余世明强调,竹溪最大的特点、优势都是绿色。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牢固树立“保护就是发展、项目就是基础”的观念,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来统领发展目标。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产业培育作为发展的根本,利用山场优势做大林业产业,把林业资源转化为林木经济、林下经济、森林旅游。要把生态旅游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利用区位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品牌;把原有优势做好做精做强,大力发展健康产业。

余世明要求,要把项目作为发展的根本和基础。科学谋划项目,围绕绿色发展、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做文章”。要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主动适应新形势,做好跟进对接;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坚持改革创新,顺应时代要求,做好新时期财政、投融资、项目建设等各方面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地方改革发展。要坚持争先创优,在推动发展中建成有影响、有品牌、有形象、有能力的模范职能部门。

余世明强调,要用全面小康的标准来谋划今后五年的工作,形成完善的小康文化、小康教育、小康产业、小康医疗保健。要利用扶贫机遇和资金,搞好旅游、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要培育旅游、产业、文化等主体,形成活力迸发的发展局面。要把量质并举作为发展的重点,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标准,全力推进改革,做好各项工作。

柯尊勇在讲话中指出,各单位要抓争先进位保目标,紧盯经济指标、考核指标等工作任务,确保年底考核争先进位。要抓财源培植拓渠道,深入挖掘财政潜力,加强运转能力,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保证资金到位率、项目入库率。要加强项目投融资工作,积极对接开展电商、务工、职业技术等工作项目培训,确保投融资目标实现。要抓社会保障促民生,持续加大对水源地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土壤改良等重点环境整治力度。要加快“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就业创业平台的孵化进度,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激活社会保障机制。

柯尊勇要求,加快竹溪发展,就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推进项目不懈怠、统筹城乡不动摇、加大招商不懈劲、突出民生不马虎、扩大开放不保守。进一步巩固“六城联创”成果,落实城乡环境整治举措,加大违建监管、整治力度。要加快公租房、保障房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年底顺利通过验收。要通过大员上阵,释放大优惠政策等方式方法,突出大招商,大开放,通过勤跑、多动、盯紧、跟进等方式,加大项目、产业跟进力度,达到盘存量、积增量、挖潜力、添活力目的。涉农部门要从产品做优、质量做优、销路拓宽入手,打好山水人文品牌,把绿色有机原生态的竹溪独有的特色彰显出来。要在品牌强县上做文章,抱团取暖、捆绑营销,精准营销,把品牌推出去。要结合供给侧改革,生产符合消费者观念的产品,瞄准重点场所,扩宽市场和销路。要结合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乡村旅游开发等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计划,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