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热烈庆祝第十七个中国记者节

时间:2016-11-08 08:53:40      字体:  打印  播放

在第十七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微竹溪、《老家网》全体工作人员向长期以来支持关心新闻工作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们,在浴火中“华丽转身”
——写在第十七个中国记者节之际

 

今年11月8日,是第十七个中国记者节。
      风雨兼程又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县委机关杂志社媒体人心系职责、砥砺前行,书写了可圈可点、可歌可泣的新诗篇。

5896刘安西(中排左四) 唐 勇(中排右三) 龚世军(中排左三) 余俊丽(中排右二)    姚鹏飞(中排左二)秦首东(中排左一) 杨 慧(前排左二) 李艳敏(前排右二)       胡雪丽(前排右一) 徐海涛(中排右一) 姚 丽(前排左一) 虞荣辉(后排左一)       於 灏(后排左二) 张 勇(后排右一)


      这一年,我们牢记使命,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媒姓党”,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按照政治家办报、办网、办微的要求,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这一年,我们跨越发展,坚持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固定媒体与移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在浴火中“华丽转身”,报、网、微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攀升。
  这一年,我们无愧于使命、我们无愧于时代、我们无愧于责任。

转身:从“传统”到“新兴”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硕果累累。
  10月,对“微竹溪”来说,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10月12日发布的《特大喜讯!竹溪将建通用航空机场》一文,单条关注人数达1.2万多人,这是“微竹溪”开办以来,关注人数首次突破万人。佳音频传,紧接着,10月21日发布的《全竹溪最牛的一份“个人简历”》一文,单条关注人数也达1.1万多人。
       据统计,目前,“微竹溪”每月关注人数以近千人的速度递增,“微竹溪”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县委机关杂志社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新兴媒体如雨后春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
  如何在新媒体发展中抢占先机,与时代同步,立于不败之地?县委机关杂志社媒体人主动作为,转变思路,在办好报纸、新闻网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把“重心”转移到新兴媒体上来,着力打造媒体“互联网+”。
  2015年5月,由县委机关杂志社主办的竹溪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竹溪”正式运行。
  “微竹溪”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立足发布权威新闻、关注社会热点、推介大美竹溪、提供信息资讯等,设有微新闻、微盘点、微服务、微视频、微景点、微提醒等多个栏目,每天按时推送。
  为办好“微竹溪”,县委机关杂志社安排人员赴周围县市,学习别人办微信的经验。今年,又成立了微信编辑部,明确人员具体负责“微竹溪”编辑工作。同时,严格执行发布稿件层层审签制,严把稿件政治关、质量关,做到精心策划、精编内容、及时发布。
  不到两年时间,“微竹溪”的人气迅速攀升。据清华大学科研团发布的竹溪主要微信公众号监测统计情况显示,“微竹溪”各项指标均位居“榜首”,在全市排位也名列前茅。


发展:从“固定”到“移动”
 

9月10日,近5000人轻动手指,通过竹溪新闻网、“微竹溪”视频直播平台,欣赏了一场精彩的“旗袍秀”。
  这是竹溪新闻网、“微竹溪”成功实现首次移动视频直播新闻,标志着竹溪新闻网、“微竹溪”在传播方式上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里程碑”。
  从固定传播到移动直播,县委机关杂志社媒体人再次刷新发展历史记录。
  成立于2008年的竹溪新闻网,因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原有平台技术已远远落后,不能满足和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今年1月,竹溪新闻网进行了改版升级,并推出了“手机版”。自此,竹溪新闻网的传播从“固定时代”走进了“移动时代”,网民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就能浏览竹溪新闻网网页,大大方便了网民。
  随着互联网媒体的融会,移动视频直播已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风口”。
  为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竹溪新闻网、“微竹溪”,县委机关杂志社把发展移动视频直播摆上重要日程,积极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作好汇报,获得支持。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8月,县委机关杂志社又投资建起了富媒体直播录播工作站。可用手机移动设备进行视频采集,在任意具备网络条件的场所,完成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内容的采集编码、编辑加工,实现网络直播,及时传播新闻信息,满足人们的需求。
  富媒体直播录播工作站建成后,成功完成了竹溪首场“旗袍秀”、县医院门诊大楼搬迁、全县“扶贫日”专场演出、《老家网》上线仪式等现场直播,人们通过竹溪新闻网、“微竹溪”直播平台,足不出户,就享受了一场场“盛宴”。
  今后,竹溪新闻网、“微竹溪”将继续发挥富媒体直播录播工作站移动直播的优势,对县委、县政府的重要会议,全县的重大活动,突发性新闻事件等进行现场移动视频直播,更好地服务于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


跨越:从“一报”到“多媒”


  10月17日,这是县委机关杂志社又一个值得纪念和载入发展史册的日子。
  这一天,经过精心筹备,由县委、县政府主办,县委机关杂志社承办的全国首个精准扶贫公益网站《老家网》上线。
  老家乡亲的期盼,贫困户自己的网站。《老家网》以“推动竹溪县特色产业发展、造福竹溪老家人民”为宗旨,服务于竹溪特产特色企业及关注竹溪特产特色企业的中小创业投资者和无数网民。未来,《老家网》将建立以鄂、渝、陕地区为中心辐射全国的“老家”服务机构,建立老家爱心团队,成立老家爱心基金,结合老家网平台的线上线下资源优势,共同服务老家人,为全县的文化和经济贡献力量。
  《老家网》的上线,县委机关杂志社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媒体。至此,从“一报”到“一报一网”、又到“一报两网一微”、再到“一报三网一微”,县委机关杂志社旗下的媒体达到5个,形成“媒体航母群”。
  为实现多个媒体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共生共荣,县委机关杂志社成立了全媒体新闻中心,整合人才资源、新闻资源,建立媒体发布“中央厨房”。在整合人才资源上,充分发挥报纸媒体拥有的一支政治素质硬、文字功底深、业务能力强的采编队伍优势,传统媒体记者也是新媒体记者、传统媒体编辑也是新媒体编辑。在整合新闻资源上,做到资源共享,新闻素材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媒发布,按照各个媒体的不同特点,对采集的新闻素材进行加工制作,各有侧重,分媒体发布,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格局,实现了报、网、微在互动中融合,在融合中共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媒体创新融合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县委机关杂志社将立足实际、超前思维,不断书写媒体创新融合发展新篇章,全力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