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聚焦精准扶贫 书写扶贫精神:县文体局工作队驻赵家河村帮扶工作侧记

时间:2016-10-20 07:56:32      字体:  打印  播放

“扶”出一番新气象

——县文体局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侧记

 

竹溪新闻网讯(通讯员汤守礼)昔日耕地变成了特色林果园,破旧的土房成了砖瓦房,水泥公路四通八达,一栋栋小洋楼掩映在茶园果树之中,无不昭示着扶贫开发工作给村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9月,走在兵营镇赵家河村的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喜人的新气象。

自精准扶贫战役打响以来,县文体局迅速组建工作队,及时赴赵家河村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通过三年来的驻村帮扶,帮助建设了500亩果木基地、19亩花椒基地,新建了村级文体广场,配齐了设施设备,现已有83户贫困户率先实现了脱贫致富目标。

 

精准识别,让符合条件的贫困对象不落一户一人


“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每名帮扶干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家家到、户户落,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该局工作队长杨大国表示。实施精准扶贫,数据是前提和基础,首先要摸准贫困对象和收入情况,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才能确定好精准的脱贫项目、帮扶措施。

去年以来,该局工作队配合镇村干部开展了大走访、大核查活动,局领导班子带头进村入户,访贫问苦、访困问计,对所有农户进行挨家走访、多轮排查,获得了翔实可靠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基础数据,精准识别出了贫困户206户684人,建立了跟踪督查、动态管理制度,做到户有袋(明白袋)、村有档、镇有册,县乡村信息平台共建共享。

 

科学规划,脱贫项目精准到村到户到人


在赵家河村委会,墙上挂着的精准扶贫作战图特别显眼。图上,扶贫攻坚指挥机构、作战人员、脱贫作战区域及产业分布、已脱贫人口和预脱贫名单等内容一目了然,并详细列出了“六个一批”脱贫规划。

根据贫困户不同致贫原因,工作队与镇村干部结合村情实际,共同“把脉”,对症开“药方”,详细制定整村推进、贫困户精准脱贫计划,拿出了明晰具体的“脱贫清单”。“要优先规划建设李家院、柯家院、恽家沟安置点集中供水工程和道路提档升级,彻底改善74户247人的吃水、通行困难。”镇政府驻村干部建议到。

精准扶贫,既要物质上脱困,更要在精神上扶志,要“富口袋与富脑袋”齐头并进,从思想上提振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文体局充分发挥部门优势,从文化扶贫入手,整合50余万元资金,帮赵河村规划建设一个占地近4000平方米文化休闲广场,各项文体基础设施配套后,将有效解决贫困对象看书难、健身难、开展文体活动无场所等问题,进一步巩固贫困对象的精神家园,进一步提升贫困对象的文化生活品位,对贫困对象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提供有力保障。

 

措施精准,因地制宜、因户因人施策


结对子,农户脱贫有依靠。“自从与文体局的干部结对之后,我们家平时遇到什么不懂的政策问题,一个电话打过去,扶贫干部就耐心地帮我们解答,在干部的帮助下,给我家解决了很多生产生活上的难题。”3组贫困户骆顺友说。针对精准识别出的206户贫困户,逐户明确帮扶责任人,班子成员每人包保5户贫困户,中层干部包保4户贫困户,一般干部包保3户贫困户,实现了干部帮扶全覆盖。定期深入农户走访,送钱送物送技术,帮助解难题、办实事,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县扶贫政策,适时掌握到户项目实施进度。

夯基础,设施建设有保障。目前,村委会至集镇1公里、岔路口至习儿垭6公里水泥路完成提档升级;广播电视户户通、宽带均已入村到组;柯家院、李家院、恽家沟安置点安全饮水工程正在实施;健身器材已配套,村级文化广场正在建设中,预计10月底投入使用;建立了垃圾收集处理体系,村庄环境得到有效治理。

抓搬迁,打赢脱贫攻坚“关键战”。“我全家6口人,政府免费给我家盖了125平米的两层小洋楼,在有一个月就可以搬新家了!”李家院安置点贫困户温大华望着即将完工的新房充满了向往。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工作队与镇、村干部严格执行政策,对锁定的117户易地扶贫搬迁对象,采取集中安置、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办法,由贫困户自愿选择安置去向。目前,有17户贫困户通过自建保障了住房安全,5户贫困户选择了在集镇购房,开工建设的6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有3个房屋主体工程完工,年底,所有的易地搬迁对象将达到住房安全有保障。

培产业,持续增收有后劲。工作队坚持“输血”向“造血”转变的扶贫思路,采取“合作社+贫困户”、能人带动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引导贫困户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核桃产业、养殖业。目前,新发展了花椒19亩,新建了500亩以柿、枣、桃为主的果园,500亩茶园得到了管理改造,300亩核桃进行了高接换优品种改良。引导建立的郧峰牧业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建有养殖示范基地2000余平方米,现存栏肉牛260头、山羊190只,吸纳25户贫困户入社发展养殖产业和9户贫困户入社就业增收,提供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今年可带动32户贫困户脱贫。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