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真情帮扶洒甘霖——市公路局帮扶兵营明家梁村侧记

时间:2016-08-29 16:37:00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新闻网讯:“自2014年市公路局被确认为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兵营镇明家梁村以来,通村路平了、宽了,自家吃水也安全放心了……”这是明家梁村村民近年来最直接的感受。

竹溪县兵营镇明家梁村地理位置偏僻,致贫原因复杂,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重是摆在市公路局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市公路局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进驻该村后,入田间地头或进组入户,克服种种困难,及时开展工作,向当地群众宣传扶贫政策,调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找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中存在的难点,探讨解决困难的方法,制定行之有效的脱贫措施。

立足民生抓基础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看到明家梁村通村路年久失修、村民出行困难的现状,市公路局驻村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联合各方力量,多方筹措资金,对进村1.7公里主要道路进行翻新扩建,增设排水沟、钢护栏等配套设施,今年5月底已实现通车。下一步,还将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1.1公里道路进行改扩建,预计年底前完工,明家梁村三组至八组3.7公里道路修建已纳入实施规划,有望年底实现开工。除了主要道路,还将明家梁村至集镇索道桥两端修建了水泥台阶并加装了护栏和太阳能路灯,极大方便了村民出行。

2

新修建的通村路

通过走访调查得知,明家梁村多数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以往的饮水管道设施老化,卫生条件差,为解决村民饮水难题,市公路局经研究决定分期分批解决农村饮水管道改造工作,修建2个蓄水池,对一组和六组老旧管道重新铺设。目前,一期整修已全面完成,集中解决了该村102户297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二期整修改造将与水务部门合作,解决入户“最后一公里”的管道铺设问题,预计将解决200户700人的用水难题。

“原来的道路坑洼不平,灰尘大,现在通村路平了、宽了,也直了,坐车等车直接在客车候车亭,不光是出行,现在自家吃水也安全放心了……这得益于市公路局对我们村的帮扶和支持”村民方友彦讲到。

解难问困树信心

为群众办实事,为村级谋发展。驻村工作队已为8户特困户进行了房屋改造,解决了他们的住房难题。自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出台以后,驻村工作队迅速行动,配合规划选址,确定了143户464人的搬迁安置任务,满足了贫困群众的住房需求。

3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明家梁村6组明昌兴家想养两头猪、吕信福这个远近闻名的厨师却还没有一套像样的炊具,2组郑枝山家自酿的“茅台”酒还苦于没有销路……群众的这些或大或小“愿望”让驻村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市公路局主动联系公路系统企业进行扶贫捐赠,将捐款用于解决如吕信福这样的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燃眉之急和切实需求,帮助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

吕信福在没有拿到市公路局为他“创业”所需的锅碗瓢盆之前,脸上始终挂着愁容,儿子的学费、妻子的医疗费等重担全部压在了他一人身上,虽说做饭手艺远近闻名,但在无力购置整套厨具上犯了难,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为他购置了厨具并送到家里,吕信福喜出望外的说,“没有市公路局的真心帮扶,生活将会一筹莫展,有了这些“家艺”,我的脱贫路子有了着落,你看,我的生活会像你们种的这些果树一样节节高”。

除了解决贫困户的生活困难,市公路局还结合绿色竹溪建设和明家梁村实际,帮助购买了8000棵果树苗,分发到户进行庭院种植,即达到绿化美化效果,又为村民带来庭院经济增收项目,以实际行动推动了竹溪“百里果廊”建设。

持久发力管长远

谈起下一步工作,驻村工作队队长说:“将利用明家梁村的茶园优势,引导贫困户参与茶叶种植,实行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链”的模式带动茶业经济发展,促进贫困群众增收。除了茶业种植,还将在明家梁村30亩空地上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引导贫困户承包就业创收。同时,还将结合“百里果廊”盛景及库区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村级农家乐,实现全方位多级脱贫方式,保证贫困人口早日实现小康梦”。

5

看望慰问福利院老人

目前,吕信福已经开始承接周边的家政服务,预计年收入3万元以上;明昌兴家的猪仔也已日渐长大,过年就能吃上自家土猪肉;郑志山自酿的美酒也已远销市区,获誉无数;看着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在自己的帮扶下增收脱贫,对口帮扶工作队员像打了胜仗的战士一样自豪和满足。

久旱逢甘霖,市公路局的真心帮扶就像明家梁村盼了很久的“雨”一样终于落下,浸润着村民们的心田。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