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精神,按照强责任、重落实、高质量、快进度,举全县之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7月6日,竹溪新闻网记者走进水坪镇,深入搬移安置点一线,用文字、镜头记录各个安置点建设情况,旨在展现易地扶贫搬迁中的工作推进情况。今日推出“记者在易地搬迁一线——水坪篇”,敬请关注。
竹溪新闻网讯(实习记者姚丽)6日,记者走进水坪镇油房梁村刘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现场,整齐划一的安置房已拔地而起,数名工人正在忙着内外墙体粉刷、拉线......一个新型的住宅安置小区已经成型。
为了有效推进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工程,该安置点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政策引导、安全使用”的原则,成立了安置点建设督导专班,整合县、镇、村帮扶力量,层层压实相关责任,指导在一线、督办在一线,把牢安置点扶贫对象的精准度、选址关、规划关、质量关,聚焦发力,切实打好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这场攻坚战。
该安置点在建设过程中,始终以群众参与决策为主,把易地搬迁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严把基本农田保护线,严守面积不超越红线,严守举债建房红线,严守建新必须拆旧红线,合理节约了土地资源以及村庄的空间布局,并同步完善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使安置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和谐统一;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镇村合力,倒排工期、细化节点,昼行夜赶、抢抓快干,全速推进该安置点建设进度,确保搬迁对象早日解决住房问题。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的住房和生产生活条件,该安置点秉持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最终目的原则,结合该区域资源优势,把发展产业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依托专业合作社,发展有茶叶基地1000亩,核桃基地1500亩,由合作按照每户4亩的标准,承包给农户们经营管理,通过“农户+基地+合作社”模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质效,同时,落户该村的光伏发电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在合作社和光伏发电厂的带动下,该村将有75户贫困户250余人积极投入产业发展,户平增收可达3500元以上,带动农户依托产业发展增加收入,加快脱贫步伐。
据悉,油房梁村刘家湾安置点计划集中安置搬迁对象30户,119人,建筑占地面积约7.5亩,主要安置住房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的土木结构危房和无房贫困对象。该安置点截至目前油房梁村刘家湾安置点30户住宅主体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8月底左右可实现扶贫搬迁户相继入住。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