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逐梦“同心” ——十堰市政法委等对口帮扶龙坝同心村侧记

时间:2016-04-18 08:47:35      字体:  打印  播放

通讯员 天竺

一幢幢花园式民居、一条条通户达院路、一个个扶贫产业……

日前,在龙坝镇同心村采访,笔者惊叹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2013年8,根据全市统一安排,市政法委、市教育局、市黄龙电厂、市公安交管总局、市地方史志办等五单位进驻同心村开展对口扶贫。

面对全村有5个小组不通路、95%的农户住的土坯房、群众饮水难、学生读书难等现状,市政法委等扶贫工作队确立了实现全村一条大循环路、一条自来水管网、一个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一项脱贫致富产业、户均一幢好房子的三年扶贫规划,使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

三年来,一个个规划在落实;三年过去了,一个个承诺正变成现实。

一条循环路,让贫困群众告别肩挑背驮历史。2014年9月,扶贫工作队实地走访调查发现,该村有5个高山组不通路,800多人靠肩挑背驮。市政法委等5家单位会商,确立了修建连接同心村7个小组,带动邻村龙家坝、吴坝、孟家湾3个村的大循环路修路规划。5家单位自行设计、自行筹资、自行建设、自行绿化,投入200多万元,于2014年元月修通了大循环毛路,同年8月铺设10公里砂石路、硬化8公里水泥路。如今,循环路成为该镇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条自来水管网,让贫困群众吃上卫生水。同心村有5个高山小组群众吃水难。市黄龙电厂、市教育局、市地方史志办等单位及时制定自来水建设方案,建设自流式蓄水池,投资20多万元,经过3个多月建设,让100多户村民全部吃上自来水。同时新建中心饮水供给池,使水位线以下的1组、6组农户吃上了自来水。在余家湾和刘家梁新建水窖两处,解决27户群众安全饮水问题。目前,全村95%的农户吃上了自来水。

一个综合便民服务中心,让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市政法委等单位扶贫工作队采取项目整合的方式,组织资金8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综合性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有一个极端贫困人口周转房小院,解决了6户五保居住困难;一个村级小学教学点,解决了30多名学生上学困难;一个村级卫生室,方便群众就近就医;一个村委会办公场所,达到村级组织建设六配套要求;一个1800平方米的群众休闲文化广场,方便群众休闲娱乐。

一个脱贫致富网络,让贫困群众致富有门。在致富产业上,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一道,结合村情,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立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产业网络。对村集体150亩茶园进行管护,并扩建50亩,采取大户带动模式,让60多户贫困户管理茶园,户均增收3000多元。新建900余平方米的特色产业综合社加工车间,发展辣椒产业,60多户贫困户分片联合管理辣椒基地200多亩,加工泡菜,采用电商模式网上销售。实行立体化生态养殖,新建100头郧巴黄牛养殖基地,吸纳80多户贫困户在油茶圆里种牧草500亩,种辣椒200亩,在大户带动下增收脱贫。

建一幢新房子,让贫困群众安居乐业。针对同心村居住分散、土坯房多的实际,扶贫工作队对110户394贫困户人口,采取因在异地扶贫搬迁上因户施策,做好27户集中安置点建设,同步做好21户异地搬迁户搬迁工作,统筹做好23户分散自建安置,今年10月年底可全部住进新房。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