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宋云云
摘帽路,脱贫梦,一直以来,我们与兵营镇顺风雨村民都是同心同行,在脱贫致富奔小康、共建美丽乡村的道路上风雨同行。
顺风雨,寓意风调雨顺、顺心顺意,寄托着村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上月末,我们一行在猴年新春之际再次驱车赶往顺风雨村,在多次走访入户、深入调查、反复甄别的基础上,进行一次精准再回访,创造性的总结出一套“三针穿一线”工作法,既由驻村工作队一名队员查看贫困户建档立卡明白袋,另外一名队员拿出档案与贫困户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边听边核对,再次确保建档立卡档案内容、明白袋资料、贫困户访问情况一致,继续精准发力拔“穷根”,希冀着春播希望、秋收硕果。
为扎实有效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入春以来,县委机关杂志社就采取轮流值班的方式安排专人进行长期驻村。约早上9点,扶贫“大部队”与长期驻村的2位同事在顺风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会师”,两支“队伍”合成一股劲,分成三条线再次就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入户跟踪查访,再次掌握熟悉情况、宣讲政策、明晰包保帮扶责任。
春日的阳光,暖暖的,亮亮的,照的人心里亮堂堂,心情也跟着明媚起来。三支小分队沿着蜿蜒小路、随着高山低坡上上下下,向着目标出发。
推开栅栏,我们走进一家篱笆小院。一夫妇闻声从里面走出来,拿了几把椅子,围坐在院场子里。据该村主任顾远明介绍,他是户主翁茂林,40岁,是家里仅有的一个劳动力,妻子黄琴身患疾病。告知翁茂林我们的来历后,工作队打开“行李包”,抽出写有“翁茂林”的档案盒,翻开里面的资料,进行“对账”。
“你家有3口人?因病、因学致贫?种有2亩茶园?去年喂养了2头猪?”
翁茂林点头示意。
“那你今年有什么计划?”
“计划再买猪仔2头,再养一群鸡。”
“想搬迁吗?还是想把土墙房子翻新?”
“我还是希望搬到上学、就医、交通都比较方便的地方。”
说罢,县委机关杂志社驻该村帮扶工作队员秦首东掏出一本《精准扶贫政策汇编手册》,耐心的讲解到:“针对你们家的现状,我建议你们产业发展要求少求小培精,去年发展的产业,政府会派专人来验收,茶园根据管理的好坏、丈量面积的大小给予政策奖励,如果今年增加家畜养殖,会根据增加数量给予奖励,至于搬迁,你也不要担心,不论是进县城、进集镇、进中心村庄还是分散自建,政府都会给予不同的奖励标准。就算是你想外出务工,年收入3万以上,政府也有奖励政策。”
翁茂林听的认真仔细,额头上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连连说道:“这么多好政策啊,我们一定会好好干的!”。从翁茂林家出来,我们又赶往下一户。
此次大查访、大宣讲活动结束后,“大部队”返城,秦首东和姚鹏飞继续驻守“阵营”。他俩说,期待着更多“合力攻坚”的战役,精准脱贫之日将是他们胜利归来之时。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