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发展的有效路径。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县委、县政府把2016年作为民生改善年,其主旨就在于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十二五”累积起来的民生建设基础上,更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全面推进民生关爱工程,不断刷新“民生高地”的惠民高度,让群众更多更公平地享受到民生改善的红利。
大力发展普惠民生。要树立全民创业的理念,认真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搭建众创空间、创业服务平台,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强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培训模式,整合各类资源,通过输出劳务扩就业、发展产业增就业、加强培训促就业、推动创业带就业,多渠道促进劳动力就业创业。要按照“扩面、规范、夯实、完善”的思路,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等兜底性制度。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要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健康促进县和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创建、全省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集中资源、统筹发力,加快学校、医院、广播电视、文化体育设施、福利院、养老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办好民生实事,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强教育、医疗、卫计、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方面的民生关爱,形成覆盖城乡、设施完善、适应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不断创新社会治理。要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拓展网格服务功能,延时服务触角,加快法治竹溪、“平安竹溪”建设。要推进源头治理,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预警应急机制,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科学施政、廉洁从政、依法行政、勤勉执政,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和抓发展的能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十三五”开局之年,竹溪的民生事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我们的一切工作说到底是围绕民生来做,全县上下要大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共建共享水平,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