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增加投资的“源头活水”,是稳定增长、培植后劲的有效途径,是优化资源配置、调优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我们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转型发展的第一位基础性工作来抓,准确把握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形势和我县发展的新要求,把“提质、提效”落实在招商引资的具体工作中,着力提升招商质效。
实现质效提升,要从设置门槛把关。围绕绿色环保、投资强度、企业诚信设置门槛,真正由“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转变。要突出低碳环保,绿色生态是我们的最大品牌、最强优势和最核心竞争力,要彰显比较优势,内资外资共引、一二三产业齐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共赢。要突出招大引强,既要扩大规模,更要提高效益,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业供应链长、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的综合项目,以大企业和大项目强产业、促转型、调结构、补短板。要突出企业诚信,既要广而化之、全方位捕捉信息,又要全面考察、择优选择,对企业的资本、人才、信用、营销、科研能力、项目前景及发展潜力等方面全方位考察了解后再科学决策,确保项目招得来、能落地、可成长。
实现质效提升,要从健全机制入手。要完善制度,结合实际,完善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从招商门槛的设置、程序设定、风险评估、综合考察、履约违约等方面进行全面界定,同时还要与精准扶贫有效对接,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来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要加强管理,从项目的考察、引进、签约、履约保证、投资落地进行全过程约束和监管,对项目进度、投资强度进行适时评估、动态管理,提高实效。要创新方式,要在用好现行有效招商手段的同时,突出企业招商和回归招商,鼓励企业主体用市场的办法寻找优质合作对象、开展良性对外合作,实现自主成长;积极引导在外企业家、成功人士、务工人员回归创业、投资兴业。
实现质效提升,要从优化环境起步。坚持“服务第一、产业第一、企业家第一”理念,帮投资者成功,助投资者发展,替投资者着想,为投资者服务。要配套政策,研究县内可执行的产业政策和支持政策、国家出台的重点倾斜支持本地产业发展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完善产业发展基金管理使用办法,配套招商引资扶持政策。要落实责任,坚持全员、全域招商,落实乡镇、部门、企业主体责任,构建政府、企业、市场三位一体的大招商格局,形成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要优化服务,乡镇、职能部门及审批单位都要主动靠前、精细服务,把尊商、重商、亲商、爱商的情感融入到手续办理、政策支持、代办服务、降低成本、解难帮困的各个环节,不断优化舆论环境、人文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郑一平)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