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县委在十三届十二次全会上,对精准扶贫整县推进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全县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单位按照县委确立的整县推进精准扶贫路线图、时间表、作战图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动,多措并举,落实责任,扎实开展精准扶贫整县推进工作。全县先后涌现出各级工作队扶贫、各级领导干部扶贫、迁移扶贫、专业合作社扶贫、大户带小户扶贫、农户自我发展脱贫等各类扶贫典型。为加大精准扶贫整县推进典型宣传报道力度,本报特推出“精准扶贫先锋谱”专栏,连续宣传报道典型事迹,敬请关注。
助民增收之路
——巨山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昌安引领农民发展种养业侧记
通讯员付延峰曹洪
“咯咯咯,咯咯咯……”见到有人经过,一只只颜色乌黑的小鸡时而从脚下掠过,时而飞至路人的头顶,这是近日在位于汇湾镇荣玉村的竹溪县巨山农业专业合作社生态鸡养殖场,笔者看到的一幕。
“村民种植的包谷、小麦和树林中的虫子就是小鸡的食物,树林是它们的天然‘健身房’,我们养殖的鸡纯天然,营养价值高”,巨山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昌安向笔者介绍。“巨山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发农业项目有山鸡、山羊、茶叶、花椒种养殖等,辐射汇湾镇的荣玉、堰丰、白果坪三个村,总投入资金500余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在荒山上打造当地村民的致富庄园。”面对未来,王昌安踌躇满志。
今年51岁的王昌安,原是竹溪县经济贸易公司经理。1997年,血气方刚的他决定下海,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通过多方考察,他发现,板石是一种天然建筑装饰材料,而竹溪的板石资源就十分丰富,总储量达11亿平方米,且质地上乘。他从中看到了商机,决定从事板石开发事业。
选择了项目,可资金是个大问题。王昌安不断的在亲戚、朋友和银行游说,金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筹措到300万元资金,当年,就注册成立了竹溪县巨山贸易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板石开采、加工、外贸出口。公司在泉溪、汇湾两个乡镇建立了采石场,带动了200余村民就近就业,公司开采、加工的板石出口到德国等地,年创税收近20万元。2008年以来,该公司先后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授予“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采石场)”、被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诚信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王昌安也多次被县人民政府授予“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称号。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如今,王昌安的公司规模越做越大,他也跻身于老板的行列。富裕起来的他看到自己的家乡——汇湾镇的乡亲还不富裕,暗下决心帮助大家共同致富。


白雾深处,隐约可见到一家农户,“那就是我的老家”,王昌安说:“我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孩子,深知农民生活艰辛、致富不易。有生之年,我要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带动更多的乡亲们共同致富。”
王昌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汇湾镇山场广阔、气候适宜,很适合发展种养殖业。他很快成立了竹溪县巨山农业专业合作社。2012年2月,他投入100余万元资金,在该镇白果坪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养殖500余头“波尔”山羊。气候适宜,纯生态养殖的山羊畅销安康、十堰等地,加入合作社的农民收入明显增加。该村村民明安生、孙万平以往每年都外出打工,听说村里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他们也加入进来。“多亏了王老板,我们不用外出奔波,每年就有近10万元的收入。”尝到甜头的孙万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白果坪村试养成功,给了王昌安莫大的鼓舞,使他更加坚定了信心,与村里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2014年冬,他又投入资金,在荣玉、堰丰村的荒山上新建茶叶基地2000亩,建花椒基地350亩。今年3月,又在堰丰村养殖山羊400余只,在荣玉村养鸡6000余只。同时,还配套新建了公路,在方便自己的同时,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出行难问题。
目前,加入巨山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有20余人,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不久的将来,在王昌安的“绿色庄园”里,将看到连绵起伏的茶园里绿意醉人,绿草茵茵的山坡上牛羊欢叫的场景。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