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县委在十三届十二次全会上,对精准扶贫整县推进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全县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单位按照县委确立的整县推进精准扶贫路线图、时间表、作战图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动,多措并举,落实责任,扎实开展精准扶贫整县推进工作。全县先后涌现出各级工作队扶贫、各级领导干部扶贫、迁移扶贫、专业合作社扶贫、大户带小户扶贫、农户自我发展脱贫等各类扶贫典型。为加大精准扶贫整县推进典型宣传报道力度,本报特推出“精准扶贫先锋谱”专栏,连续宣传报道典型事迹,敬请关注。
“产业之路”通农家
——县教育局精准扶贫双包帮扶丰溪普岭村侧记
竹溪新闻网讯(通讯员蒲耀泉、朱皓)整理烟地、修剪茶带、收割蜂蜜、起挖药材……深秋时节,走进丰溪镇普岭村,产业发展正如火如荼。双包帮扶让这里有了新气象。
普岭村是一个典型的“望山走半天,望屋走到哭”的高山村,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交通不畅曾长期制约全村发展。该村最为贫困的两个组地处偏远,道路不通,产业难兴,致富无门。
2014年,县教育局精准扶贫双包帮扶在普岭村启动。针对该村交通闭塞、产业薄弱的现状,教育局迅速确立了“修产业公路,建产业基地”的扶贫工作思路。干部走村入户,帮助穷亲们因地因户制定了产业脱贫规划。教育局筹措资金10余万元,将“产业路”延伸到了有发展意愿的农户门前。娑罗果在当地被称为“黄金果”,药用价值高,单株最高产值可达五六千元,为将这一产业发展壮大,教育局自筹资金,为该村建设了500亩育苗基地。
路通业兴。村民李长明今年流转土地70亩种植烤烟,年纯收入达20万元,可带动20人年务工增收12万元以上。他告诉笔者:“没通路之前,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发财,自己守着资源受穷,如今,产业路修到家门口,致富奔小康有钱途。”
据统计,2015年,普岭村101户贫困户中,有81户农户因地制宜发展起养蜂、放羊、烤烟、药材等特色产业,户均增收9000元以上,脱贫有望。
“通了产业路,脱贫致富的底气更足了,步子更快了。明年,我们要依托育苗基地,扩大娑罗种植面积,力争户户都有致富产业。”普岭村党支部书记高维林信心满怀地说。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