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闻网讯(记者子 墨)“只需指尖一点,就能让您回味二十年前的猪肉味道!”双“11”来临之际,竹溪县秦巴土猪农民专业合作社淘宝店销量喜人。通过将散养在贫困户家中的竹溪传统品种黑毛猪回收后利用淘宝平台销售猪肉,蒋家堰关垭村的贫困户在电商市场挖到了第一桶“金”。该合作社由蒋家堰镇关垭村大学生村官龙韬创办,现已吸纳156户贫困户为社员养殖黑毛猪,年出栏黑毛猪1000头。为支持该合作社运转,县金融部门为其发放贷款50万元,所有贷款利息由政府整合扶贫资金买单,今年该合作社在淘宝网的销售收入达300余万元。像龙韬这样,我县通过电商+精准扶贫的方式已带动1000余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业。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我县创新方式制定了金融扶贫脱贫方案,统筹扶贫资金和整合相关贴息资金作为扶贫贴息资金。经过总结经验,今年10月,我县抢抓“互联网+”机遇,推出了“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电商扶贫新模式,通过依托特色农产品资源,着力打造电子商务网销品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助推农村贫困青年创业就业,带动贫困户发展传统种养业,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增收致富能力。
为确保“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新的发展模式在竹溪落地生花,我县建立了“六大体系”稳步推进电商的发展:即建立行政推进体系,由乡镇、村、驻村工作队牵头负责制定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方案,政府、协会、驻村工作队共同推进此项工作。建立网店服务体系。高起点规划建设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县政府出资,引导企业主体,引进了赶街网、小蜜蜂、淘实惠、京东、淘宝等运营商进驻该园,为贫困村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策划、培训、IT外包、美工、客服、代运营等专业服务。建立网货供应监管体系。认证一批网货供应定点企业,对网销产品流通环节设立流通许可实行严格的检测监管。建立网络物流体系。加快贫困村宽带光纤网络基础建设,整合快递物流企业和乡村“草根物流”,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建立人才培训体系。实现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建立考核评价体系。重点考核网店销售量、交易额和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外销农特产品以及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情况,根据销量对企业和个人予以奖励。
我县现已建立电商专项发展基金。县财政每年预算500万元作为全县电子商务发展专项基金,每年从精准扶贫专项贴息贷款资金中至少安排1000万元作为电子商务发展资金。
在出台的各项机制和优惠政策鼓励下,全县电商发展态势看好,目前县内20余家规模企业入驻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销售本地特色产品。同时,各乡镇群众也踊跃加入了电商脱贫的步伐。本月7日,丰溪镇刘勇联合五位90后大学生注册的秦巴天城商务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当天网上销售本地蜂蜜、核桃、玉米面、竹笋等本地土特产,交易额达7000余元。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