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之有方
——水坪镇杜家沟村段洋洋繁养生猪富民侧记
通讯员秦巴佬
“你每个小小的心愿,我都想要去兑现,不管梦有多么远……”近日,笔者走进水坪镇杜家沟村养猪场,只见一头头肥猪正低头抢食,一位皮肤黝黑、身材魁梧、脸庞稚嫩的小伙正戴着耳麦收拾猪舍。
这位小伙,就是养猪场老板、杜家沟村村民段洋洋。年轻人到外地去打工,是现在越来越多农村青年的首选。然而,洋洋却不这样认为。
去年,他放弃城市里的务工生涯,从5头母猪开始,自繁自养生猪,凭着勤劳的双手,通过不懈努力,成功把握了“牛市”猪情,今年已出栏生猪40头,尚存栏80头。
敢想敢干圆梦想
受父母养猪的影响,段洋洋心里一直有个梦想,就是长大后能办个养猪场,挣到很多钱。
“我这个人敢想也敢干,总觉得打工很受束缚,就想自己闯!”段洋洋告诉笔者。高中毕业之后,他也曾下过海。刚开始看到年轻人当个司机很风光。于是,他就学习驾驶技术。可在西当了半年司机的他,又感觉给别人当司机受制于人,很不习惯。他干脆改行,与姐夫哥一起在外地从事装修装饰。
因不怕苦,诚实肯干,2013年下半年,段洋洋已开始单独承接一些装修活儿,当起了“工头”,收入相当可观。
2013年下半年,正当段洋洋在装修装饰行业干出一些眉目时,因一次老板的指手划脚,让他再次选择了放弃。
回到杜家沟后,段洋洋驾车跑各大养猪场了解养殖行情,论证养猪可行性。2014年春节后,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梦想,就和父母提出来要发展自己的事业,开办一家养猪场,不料却和父亲不谋而合。
父亲段昌根拿出自己多年打工挣的钱,还出面向亲戚借款,共筹资40万元,用于建养猪场。
自繁自养兴大业
“只要用心去做,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建场时,从猪场设计,到原材料采购、建设施工、质量验收,段洋洋担当了建筑队所有的角色,24小时不离开工地,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2014年夏天,一座占地300平米的养猪场终于建成了。
为节省成本,段洋洋引进5头良种母猪,采取自繁自养方式,逐步壮大规模。半年后,其中3头母猪相继产猪崽30余头。“养猪场,一下子上了规模。” 段洋洋回忆说,“自家有母猪,猪崽自己养,不需再投入本钱,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还可避免外购仔猪引发的疾病传播。小猪价格好猪崽俏,猪行情好就卖大猪。”
创业之初,段洋洋白天加工、调配饲料,给猪喂食,清理猪舍;到了晚上,就仔细研究买来的养猪专业书籍,上网查阅养殖技术。
有了猪崽,他就从中挑优良的,留作母本,继续扩大母猪数量。截至目前,已拥有母猪10头,年可产仔猪150头以上。
有板有眼拓富路
竹溪生态好,污染少。绿色养猪,一直是段洋洋的梦想,将猪舍建在青山绿水安静的山沟沟里,就是出此考虑。
“宁可少赚点钱,也要保证猪肉质量。”晴好天,将猪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以提高猪的瘦肉率和免疫力。同时,他自己配制纯粮饲料,从不添加营养素、添加剂,严把饲料关;租赁农户土地10余亩,专门种植蔬菜、牧草来喂养猪,为百姓餐桌提供放心肉。
当前正值金秋收获季,农村红薯藤多,段洋洋就走村串户收购红薯藤,采取青储的方式,为生猪准备过冬饲料。
“今年猪肉行情一直很好,肥猪供不应求,还没养大就被屠宰场订购了,就是养少了点。现已出售肥猪40头,仔猪50多头。”段洋洋高兴地说。“最近,又引进了一头100多公斤重的种公猪。”
谈及发展,段洋洋说,“本月初,我在县城东门租赁了两间门面房,下一步要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供、销一条龙。一来打造放心肉品牌;二来可缓解猪市波动压力。”段洋洋如是说。
“养”之有方的段洋洋踌躇满志地告诉笔者:“等养猪场做大做强后,我还要成立专业合作社,为周边乃至全县养猪户提供优良种猪,带动周围贫困户共同增收。”
点击阅读本专题其它内容:
●市审计局对口帮扶鄂坪乡小汇村侧记
●市委政法委等部门精准帮扶龙坝镇同心村纪略
●县住建局精准帮扶龙坝镇瓦楼沟村纪略
●县民政局精准帮扶县河镇安家沟村侧记
●县交通运输局帮扶塘坪村侧记
●记汇湾镇青山村养羊大户杨先奇
●市民政局精准帮扶县河镇明家湾村纪实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