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省长王国生深入我县专题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时间:2015-08-14 09:50:20      字体:  打印  播放
十堰日报讯(湖北日报记者蔡朝阳、记者兰瑞文、陈赟、全正)为落实好省委扶贫攻坚誓师大会精神,打好“十二五”扶贫收官战,谋划好“十三五”扶贫工作,811日至1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深入到秦巴山区腹地的竹溪县,就精准扶贫开展专题调研。他强调,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不仅是对各级干部发展能力的考验,更是一次作风检验。贫困人口面临的困难都很具体很现实,每户的情况千差万别,这就更需要把“精准”二字落到实处,找准贫困对象和致贫原因,拿出管用的脱贫措施和办法,帮助贫困人口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生活有实实在在变化,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
王国生走进企业车间、项目工地和田间地头,察看产业脱贫的实效,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了解家庭收入、生产生活、子女上学等方面情况,听取县、乡、村干部对脱贫奔小康的意见建议,研究探讨实施精准扶贫的方法措施。
作为全国、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竹溪县是全省最偏远的山区县,脱贫任务艰巨,在扶贫攻坚中没有等、要、靠,而是结合山区特色,积极探索生态富民的路径。
竹房城镇带实现整村连片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五年来通过扶贫搬迁等措施让6万多人脱贫,走出了一条全域规划、整合资源、精准施策、生态扶贫的路子。王国生先后来到竹溪县蒋家堰镇敖家坝片区、关垭子村,实地察看精准扶贫台账,与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交谈,了解各村不同的扶贫办法和发展思路。村民致贫原因有哪些、脱贫措施如何跟进?危房改造进展如何?村民看病贵不贵、方不方便?王国生一一仔细询问。他说,驻村帮扶的措施要实,要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规划和项目清单,实现资金、项目、技术精准对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竹溪县中峰镇同庆沟村、水坪镇沙坝村,王国生走进村民徐涛、孙友来家中,和他们拉起家常。当听说他们通过县里的贴息贷款很快改变了生产生活条件时,王国生说,金融扶贫是变“输血”为“造血”的有效方式,通过政府帮、银行贷和农户自己干相结合,能解决发展资金和动力不足的问题,要对接好贫困户的实际需求,用金融活水开启致富之源。
脱贫致富奔小康,产业发展要跟上。王国生来到竹溪县梅子贡茶业集团、力莱电子科技公司,了解企业经营管理尤其是带动农民增收的情况。王国生对随行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说,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拓宽贫困人口就业渠道的关键,对成长性好、吸纳就业多、增收作用大的企业要加大帮扶力度,通过产业支撑扶持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
调研中王国生对竹溪县精准扶贫工作给予肯定。他说,没有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开展精准扶贫,首先要摸实情,做到精准识别。巩固和完善前期建档立卡成果,落实“四看”标准,弄清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按照2020年全部脱贫的目标,科学制定扶贫攻坚规划,逐村逐户分项制定解困计划和具体措施。其次是要出实招,做到精准帮扶。要将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社会救助保障政策托底等措施落实到户到人,把增收的账落实到具体项目,让贫困户不仅有盼头、有干头,而且能够不断尝到甜头。三是要重实效,做到精准考评。对扶贫工作成效的考核评估,要坚持群众满意标准,把群众吃饭、穿衣、住房、看病、就业等方面的变化,作为是否脱贫的重要标准,考评到户,而不简单以一个地方面上的发展变化情况代替每家每户的脱贫。
省政府秘书长王祥喜,省扶贫办主任杨朝中,市委书记周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维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龙良文,副市长张歌莺等参加调研。县委书记余世明、县长柯尊勇等陪同。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