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精准扶贫先锋谱:“头雁”领民奔富路

时间:2015-08-14 08:19:40      字体:  打印  播放
编者按:县委在十三届十二次全会上,对精准扶贫整县推进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全县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单位按照县委确立的整县推进精准扶贫路线图、时间表、作战图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动,多措并举,落实责任,扎实开展精准扶贫整县推进工作。全县先后涌现出各级工作队扶贫、各级领导干部扶贫、迁移扶贫、专业合作社扶贫、大户带小户扶贫、农户自我发展脱贫等各类扶贫典型。为加大精准扶贫整县推进典型宣传报道力度,本报今日起,特推出“精准扶贫先锋谱”专栏,连续宣传报道典型事迹,敬请关注。

“头雁”领民奔富路
——记龙坝镇砖裕沟村党支部书记徐昌宪精准扶贫二三事
通讯员 王莉军洪涛
徐昌宪自1999年担任龙坝镇砖裕沟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时刻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真心为民谋利,抓班子、解民难、谋发展、强管理。在他的带领下,将一个昔日用水、交通不便、发展落后的砖裕沟村建成了“山顶生态林、山腰油茶带、山下畜鱼菜、沿路一条街、农户庭院美、沿河风景线”的特色新村。村民们称赞他是:“头雁”领民奔富路。
砖裕沟村连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村”称号,2010年被授予湖北省“文明村”称号,2011年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命名为“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2年被市委授予“十面红旗”党支部称号。
精准扶贫启动后,徐昌宪不甘落后,带领全村群众紧跟精准扶贫脱贫步伐,以全村700亩主导油茶产业为支撑,积极谋划本村的各项脱贫工作。
砖裕沟村村口有一块50亩的荒芜土地,人见人愁,发展传统的种植业效果很不理想。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徐昌宪召集村干部、在家党员、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研究带动村内贫困户脱贫的好办法。有的党员提出,可以利用砖裕沟村临近溪城的优势,利用好村口50亩的土地发展蔬菜大棚产业,贫困户可以通过流转土地、经营大棚、基地务工等多种形式就近增收。在得到群众和镇党委政府的认可后,徐昌宪说干就干,在砖裕沟村建起了蔬菜大棚,种植绞股蓝。目前,蔬菜大棚基地已出售绞股蓝2000余公斤,带动贫困户720余人脱贫致富。
砖裕沟村有3口废弃的鱼塘,常年来因无人管护。在镇党委政府的建议下,徐昌宪自筹资金,修复好3口废弃的鱼塘,同时新挖鱼塘2口,喂养草鱼、鲤鱼、鲢子等鱼种,带动7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及鱼塘的管护脱贫致富。
在建好蔬菜基地、鱼塘后,徐昌宪没有闲着。他针对村内家家户户喂猪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考察,引进了营养价值高、市场行情好的黑毛土猪,以2户贫困户为引领,采用部分集中饲养,部分家庭散养的方式,养殖黑毛土猪50余头,带动多户贫困户增收。同时,他积极引进资金,在村内发展莲藕基地30亩,15户群众通过流转土地及莲藕基地务工增加了收入。
砖裕沟村4组村民徐昌银家庭十分贫困。在了解他的脱贫意愿后,徐昌宪帮助他跑贷款、办执照,很快办起了高山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共计养殖肉牛50头,带动2户贫困户在合作社打工增收。村内徐斯言和刘金荣两人年老多病,是典型的贫困户。徐昌宪聘请他们为村内打扫环境卫生,增加收入。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