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建党94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弘扬先进,树立典型,更好地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引向深入,县委评选表彰了一批“十星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十星级”优秀共产党员、“十星级”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十星级” 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这些先进典型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充分展现出我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精神风貌。为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本报今日起,特推出“双十星”争创群英谱专栏,连续报道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希望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为榜样,牢记党的宗旨、坚定信念,持续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带头学习提高和全心服务人民群众,弘扬正气,继续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片丹心为民富
——记桃源乡桃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谭兴富
通讯员溪组宣
2014年11月,谭兴富当选为桃源乡桃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后,他很快进入角色,紧紧团结和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充分利用桃园村自身优势,制定了适合本村发展的规划和措施,带领全村人民真抓实干发展经济。到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68万元,人平纯收入达到7250元。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在上任的那一天,谭兴富就感到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不在乎你吃了什么,穿了什么,而在于你干了什么,身后留下什么,最重要的就是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头脑精明的他,从事个体经商,办猪场,种烤烟,经过10余年的摸爬滚打,已成为该村的富裕户,年收入达到20万元,全家人平纯收入近7万元。家庭富裕了,生活压力的担子也减轻了,但深怀一颗爱心的他,心情更沉重了,当看到村里还有部分群众生活很困难,有个别户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证的状况时,谭兴富急在心里,作为一名村主职干部,他深感到帮助困难群众脱贫,带领群众致富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村民梁具财今年30多岁了,没有娶到媳妇,父母都已60多岁了,家里只有四亩地,家庭贫困,维持一家的基本生活很困难。谭兴富把该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主动找到梁具财,帮助其制定致富计划。问及梁具财的意见时,他说:“家里只有四亩地,又缺乏劳动力,种烤烟自己既没有炉子又不会烤,只能种点庄稼或者把地租给你种烤烟,一年还能有个三四千块钱的收入。”谭兴富仔细考虑后,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鼓励梁具财自己种烟。他帮助其雇劳力、请技术员、购买肥料农药等,每个环节,都亲自过问,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做指导。到烤烟烘烤时期,谭兴富将收获的烤烟都拿到自己的烤烟炉里烤好后给梁具财送去,到2014年,梁具财家年收入达1.3万多元。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在帮扶贫困户时,谭兴富不忘培养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村上34岁的退伍军人邱泽兵,个性硬,自尊心强,既无专业技术,又无资金,曾赴温州、十堰等地务工,多年也没有什么积蓄。谭兴富知道后,决定把他作为科技致富培养对象。经常到他家做思想工作,讲国家政策,并根据他个人爱好,鼓励他学习汽车驾驶。几年来,邱泽兵盖起了新房,还了5万多元的账,还购买了一辆东风牌大卡车,为他积累财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12年,谭兴富又指导他发展烤烟20亩,纯收入8万余元,加上运输的收入,年收入突破了10万元大关。同时他还经常教育邱泽兵致富要思源,富而思进,致富是因为党的政策好,个人富了还要帮助贫困群众,思想上还要积极要求上进,要向党组织靠拢。他主动作为邱泽兵的入党介绍人和联系人,经常对他进行党性教育,在他的培养下,邱泽兵定期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学习,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于2014年村“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高票当选为村委会委员。
几年来,谭兴富通过多种途径帮扶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先后有10余户在他的扶持下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他没有满足,扶持个别群众脱贫至关重要,而带领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才是他最大的心愿。2002年初,因村组机构合并,兑窝坪村、原界岭村、桃园村合并后,三村的经济条件不一,困难群众面增大了,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清醒的认识到,个人再能行,必竟有限,要让全村群众尽快富起来,仅靠他一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致富路子,号召全体党员和致富能人站起来共同帮扶才是关键所在。
为此,谭兴富利用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这个阵地,经常组织群众观看农业实用技术等科技片,提高群众自身脱贫致富的本领。同时,他常常发动党员干部带着感情深入群众、带着技术服务群众,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思想行动落实到为民增收上来,争做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坚守为民之责,多做利民之事的模范。在他带领下,全村干部作风更实了,工作更深入了,使得大部分群众都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该村涌现出20多位致富能手科技带头人,他们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鼓励农户大力发展烤烟产业,到2014年全村烤烟面积达到1200亩,实现产值300多万元。为了让群众多一条致富之路,他结合村级实际情况,鼓励群众发展核桃产业,去冬今春,桃园村新建核桃基地近200亩,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主产业。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群众生活好不好,只看领导好不好”,在谭兴富的带领下,农民群众生活大有改善,全村经济事业也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一片丹心为民富。如今,谭兴富终于圆了心中的那个梦。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