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守礼
当今,旅游业已成为朝阳产业。随着乡村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不断增长,旅游者人数大幅增加,发展旅游经济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发展旅游业的动力支撑,无文化就出不了品牌,如何把文化与旅游进行有机融合,做好旅游业这篇大文章,路在何方?基于此,笔者对发展乡镇生态旅游经济以兵营镇试作浅见探讨。
一、兵营镇具备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基本条件
1、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为旅游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兵营镇位于竹溪东部边缘,地处“两竹”(竹溪、竹山)交界处,距县城53公里,东邻竹山官渡、西与县河镇接壤、南与汇湾天宝相交、北与新洲相连。全镇4个村属潘口电站淹没库区、1个村属白沙河电站库区,区位优势明显。
2、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奇特,为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2013年,兵营镇超前谋划,提出“生态立镇、产业兴镇、旅游活镇、文化强镇”发展战略,为发展生态旅游业创造了硬环境。
该镇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潘口白沙两大电站库区、迷魂阵、银杏寺、古山寨、双子桥、龙门、松灯、鬼门关、天窗等很多独特的自然景观。该镇秉承“绿色环保、美丽宜居、生态文明”理念,以新集镇为中心,以明家梁、罗汉湾、银杏、小泉河四个中心村庄为依托,因地制宜抓好绿化靓化工程,基本建成了“一镇四区”格局,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天蓝地绿、水清镇美”的美丽新镇。
3、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域特色文化产品丰富,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地域文化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兵营镇历史文化久远,有迷魂阵古战场文化、银杏古寺道教文化、古寨文化等优势旅游资源。
该镇库区山水风光优美,民风纯朴,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最高海拔1376米,最低海拔338米,平均海拔870米。林地面积13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80.5%,林木葱笼,山青水秀。立体气候明显,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境内盛产檀香玉、黑板石;两大库区形成了10000余亩的水面积,水质优良无污染,淡水鱼种多;已建成茶叶基地30000亩、核桃基地6000亩,年产无公害有机茶2万斤以上;有生态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13家,年在存栏放养牛、羊、鸡10万头(只)以上。
二、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存在的困境
1、缺乏顶层设计,没有超前的整体规划设计。兵营镇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更需要在全县范围的顶层设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生态旅游建设进行科学和全方位的顶层设计,激发建设生态旅游的 “一盘棋”效应,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美丽竹溪。
2、地域文化知名度低,对外宣传推介不够。兵营镇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丰富的矿产、水产品、茶叶等农副产品,然而均未能融入文化元素宣传推介出去,缺乏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产品,影响力不够。在招商、融资上、宣传包装方面,还需下大力气。
3、景点的文化内涵没有挖掘出来,无文化品牌,需进行深度开发。该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久远,有迷魂阵古战场文化、银杏古寺道教文化、古山寨文化等优势旅游资源,都需要进行深度文化挖掘,以便于综合开发利用,发挥出生态文化旅游价值。
4、交通制约,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进出乡镇只有一条主干道,与周边地区存在很多断头路,交通制约明显,生态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吸引力不够。
三、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建议
1、注重顶层设计,科学谋划,综合协调。全县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立足山水资源,挖掘文化内涵,把兵营镇作为古战场文化的特色纳入全县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并持之以恒打造一条“美丽竹溪”精品旅游线路。
要着力提高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水平,完善旅游资源利用制度的变革,依法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整合资金,开发、挖掘地域文化、地区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有效利用率,促进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2、突出资源整合,内引外连,打造文化品牌。加快兵营镇旅游资源与临近乡镇旅游对接,竭力促成与新洲、汇湾、天宝、竹山官渡等镇区组群发展、联合招商、资源共享,协同开发竹溪中部山区旅游开发项目,整合资源加快开发旅游服务区、电站库区水上旅游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把兵营打造成处处是景区,无处不旅游的发展格局。
3、充分发掘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介措施,提高旅游文化品位。要竭力申报国家级生态镇、旅游名镇、历史文化名镇等,大力宣传兵营镇的古战场文化及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下大力气深度挖掘银杏古寺、迷魂阵古战场、罗汉寨等各景点的文化潜力、内涵,并加强宣传推介措施,扩大公众的认知度和社会影响力。
4、结合突出古战场、古寺、古寨等特色历史文化科学设置景点,形成一条以迷魂阵古战场、银杏古寺罗汉古寨、和库区水上观光、生态乡村游为骨架的生态文化长廊。加快启动被埋地下的胡敬德重修银杏寺功德碑及神龟挖掘复出工程,重点开发包装银杏古寺、迷魂阵古战场、罗汉寨及水天路生态文化长廊景点。要做到“本地人有说的,外地人有看的”。打造“一山一水”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对接与竹山县官渡镇驴头峡旅游区、新洲镇楠木寨旅游区,打造竹溪中部山区旅游观光驿站。
5、全面加强旅游文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生态旅游打好坚实基础。旅游业是一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综合性产业,其文化建设除抓好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外,还要抓好旅行服务、旅游接待、旅游景点的文化建设。
(作者单位:兵营镇文化站)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