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县委书记风采⑤】蒋刚:重建背后的“精耕细作”

时间:2015-06-30 08:53:24      字体:  打印  播放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之后,国家投入汶川重建资金近135亿元,对于去年刚刚履新汶川县委书记的蒋刚来说,重建的钱怎么花?发展怎么规划?更得精打细算、精耕细作。
在汶川县漩口镇的一处临时安置点,至今仍住着30多户草坡乡居民。5?12特大地震,草坡乡临近震中,受损惨重。20137月,草坡乡又遭到特大泥石流突袭,由于地质灾害频发,政府决定将4000多名草坡乡群众整体搬迁到地势平缓的水磨镇。眼下,新房盖好了,但是一些乡亲心里有顾虑不肯搬。
水磨镇距离草坡乡60公里,搬过来之后,原来那些土地只能用于流转,收入有限,乡亲们担心搬家之后的生计问题,蒋刚听说后,专门赶到安置点和乡亲们面对面交流。
类似的问题,蒋刚经常都要处理。他原来在临近汶川的理县做县委书记,去年才调到汶川来。重建项目多,钱总是捉襟见肘,因此蒋刚总是想让干部们学会“精耕细作”搞重建。今年初,水磨镇的干部递交了一份旅游项目方案,总投资1200多万,其中一条旅游环线,当地干部上报要修路3公里。
蒋刚曾经把全县117个行政村都跑过。看了这个报告,他拉上司机,开着车沿着这条道走了一遍。
汽车跑完里程还不算,蒋刚又要求技术人员,用尺子把路量出来,最终测量长度是2.5公里,省出了10万多块。就这样,水磨镇1200多万元的投资方案,被蒋刚硬生生挤出了300万元。不该花的钱不能乱花,该花钱的地方他不会省。在草坡乡群众搬迁的动员会上,蒋刚在散场前特意提出,房子虽然已经分到了个人,但是搬进去之前的电费,政府会承担。
蒋刚说,灾后重建,用钱的地方多,他作为全县工作的一线总指挥,更要抓得实、看得严。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他建立健全了65项规范资金、人事、权力运行制度。今年汶川县大小400多个建设和发展项目,都进行了逐一梳理,整合出8700余万元,投入到高半山地区的建设。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