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这些人,要重点查
第一,要重点查“顶风违纪者”。
《公报》中明确指出,“我们党决不容忍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决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重点查处就是“顶风违纪者”,“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
第二,对于问题多发地的领导也要问责。
《公报》中明确指出:“今年开始,尤其要突出问责。坚持“一案双查”,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出现区域性、系统性腐败案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
第三,今年将会加大对国有企业巡视力度,实现对中管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巡视全覆盖。
2014年底中央第三轮巡视的8家国企中,有5家共12人因涉嫌违法违纪或职务犯罪接受调查。哪里有问题就巡视哪里,谁问题突出就巡视谁,是中纪委的一贯思路。习近平在13日讲话中也说:“要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搞好对国企的巡视,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国有资产资源来之不易,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
第四,有插手工程建设、出让土地等行为者。
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中的“插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侵吞国有资产,买官卖官、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行为”都是下一步的审查重点。
第五,销毁证据搞攻守同盟者。
“对转移赃款赃物、销毁证据,搞攻守同盟、对抗组织审查的行为”也将纳入依规惩处的重点内容。
第六,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列入纪律审查重点。
《公报》还明确指出,“紧盯“四风”问题新形式新动向”,“坚决查处公款吃喝、旅游和送礼等问题。加强对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公务接待、公车配备等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列入纪律审查重点。”
第七,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今后“反腐”也将“更接地气”,“加大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力度”,等等。
此外,“自家虎”也绝不饶恕
“打铁还需自身硬。”用铁的纪律建立铁的队伍,打虎才不会气虚手软。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就要肃清纪委队伍,对一些“不想监督、不敢监督、不作为、乱作为”“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干部“,对于“害群之马”要“该撤换的撤换、该调整的调整”并且严肃问责。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怎样监督“监督者”?《公报》指出:“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机构的作用,完善自我监督机制,健全内控措施,严肃查处跑风漏气、以案谋私行为”坚决防止“灯下黑”。
正人必先正己,为展示中央纪委“刮骨疗毒”、“清理门户”、“自我净化”的决心。纪委系统对于“自家人”也绝不手软。
日前,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召开新闻发布会所公布的一组数据便能够证明反腐败没有“特区”的坚定态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纪违法纪检监察干部1575人,其中厅局级34人、县处级229人。
而本次全会上审议并通过了中纪委常务委员会关于申维辰、梁滨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纪委常务委员会之前作出的给予申维辰、梁滨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这对全国来说,也无疑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
这些工作方式将成为新常态
重点打的老虎和苍蝇既然已然确定,对于“怎么打”今年亦有“新意”:
一是“从上到下”——实行下级纪委向上级纪委报告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情况制度,制定实施省区市、中管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
二是“全面覆盖”——深入开展专项巡视,提高频次、机动灵活,扩大巡视覆盖面。对已巡视过的地方或部门开展回头看。加强派驻监督,新设8家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完成对保留派驻机构的改革和调整,实现派驻全覆盖。
今年开始,还要突出问责。《公报》指出:要“坚持“一案双查”,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出现区域性、系统性腐败案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习近平首谈周永康案释放6大信号
1.向全国人民释放信号:半个月3谈反腐,中央对反腐极重视
1月13日,在中国部署反腐倡廉的重量级会议——中纪委全会上,习近平再放“猛语”“狠话”。两周前,去年12月31日,新年贺词中,习近平用不短的篇幅总结2014年反腐成绩,并展望新年反腐。再往前两天,12月29日,他在政治局会上同样大段谈反腐。
半月之内三谈反腐,且都在关键敏感之际,这绝非寻常的信号。简言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里,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查处一个,有腐必惩,有贪必肃。”
1月13日会上,出席的领导同志,侧面验证中央对反腐之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央军委委员等出席会议。
2.向腐败分子释放信号:连周徐都处理了,谁也别有侥幸心理
对于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请注意“斗争”二字),习近平用“成效明显”4字评价。半月前,他评价是“取得新成效”。反腐重要性,他用“党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定位。
对于成果,他提到“坚决查处了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这是习近平首次公开谈周永康案。对一个正国级三个副国级干部的落马,他认为,此举“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当然,这更是向腐败分子释放信号:连周徐令苏都处理了,谁也别有侥幸心理。
3.向纪检人员释放信号:反腐任务依旧艰巨,你们今年有4个重点
这两年,中国反腐“猛药去疴”,研究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情况,习近平做出判断: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其主要表现有5个方面。
一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什么是“压倒性”胜利,值得琢磨);二是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三是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四,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五,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无疑,这是向纪检人员释放信号:同志们,你们成绩很大,但责任依旧很重要啊。
2015年反腐,习近平认为有4个重点。其一,严肃责任追究,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进一步健全制度、细化责任、以上率下。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筑牢思想上拒腐防变的堤坝。
其二,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常抓抓出习惯、抓出长效,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强化执纪监督,把顶风违纪搞“四风”列为纪律审查的重点。
其三,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查处腐败问题,必须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把反腐利剑举起来,形成强大震慑。
其四,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党委和纪委的监督,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落到实处。
对于纪检干部,他提出“三个敢于”加“三个词”的要求,即,“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努力成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
4.向全体党员释放信号:守纪律讲规矩,你们必须刻在心上
没有规避不成方圆。对于有86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习近平认为,“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规矩有很多,他认为党章是“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国家法律,党员必须更加遵守。“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还有一些不成文纪律,同样要遵守。
对于讲规矩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怎么才,算讲规矩呢?他谈了四点
一是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具体说,就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其潜台词是反对团团伙伙、山头主义)。
三是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
四是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请注意,习近平用的词是“必须”,即没有讨教还价的余地。
5.向反腐倡廉制度制定者释放信号:4个方面的制度,你们一定要制定好
反腐倡廉,需要制度建设,尤其是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习近平认为,反腐倡廉建章立制“要着重抓好4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党内监督,二是选人用人,三是权力清单,四是国企监督。其中,他着墨较多的是国企监督制度。下面分而述之。
一是要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着手修订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突出重点、针对时弊。
二是要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管人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监督和管理,敦促领导干部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
三是要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审批流程,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
四是要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搞好对国企的巡视,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国有资产资源来之不易,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要完善国有资产资源监管制度,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
6.向世界各国释放信号:中国反腐态度坚定,也是兴党兴国之举
如前文所述,习近平指出,周徐令苏等人被处理,已经“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谈及反腐的重要性,他还指出要按“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去做。
这“四个全面”,简单20多个字,其背后是中国的复兴逻辑,是中国梦的方向。全面小康,这是2020年的目标;全面深改,这是三中全会的部署;全面依法治国,这是四中全会的要求;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完成前三者的政治保障——没有全面从严治党,很难实现前面的“三个全面”。正如,去年底政治局会议的判断:反腐是兴党兴国之举。
习近平的讲话,在全国范围内很快传达。为实现这一点,除中央领导和中纪委委员外,“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军队及武警部队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议形式,则是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军队有关单位设分会场。
习近平“四有干部”
“心中有党”
所谓心中有党,就是要忠诚。“对党忠诚,是县委书记的重要标准。”除了一些概括性的语句,如“要把牢政治方向,强化组织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之外,习近平还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要经得起风浪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心中有民”
所谓心中有民,就是要爱民。他说,“县委书记是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领导干部,必须心系群众、为民造福。”他要求县委书记处理好个人与人民的关系。对于个人,“名誉、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对于人民,“要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2020年,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之年,这靠各县的努力,习近平要求县委书记们,“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
“心中有责”
所谓心中有责,就要干事,当然,“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心中有责,还要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心中有责,还要满腔热情,“要意气风发、满腔热情干好,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能干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涛声依旧,全县发展面貌没有变化,每年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
“心中有戒”
所谓心中有戒,习近平论述的非常透彻和充分,他用了“5个要”。
一、要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
二、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按照程序进行决策,做到总揽不包揽、分工不分家、放手不撒手。
三、要注意听取班子成员意见,带头增进和维护县委班子团结。依法治国的根基在基层。
四、要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做决策、开展工作多想一想法律的依据、法定的程序、违法的后果,自觉当依治国的推动者、守护者。
五、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追求健康情趣,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引导全县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习近平谈县委书记:一二三四
【一副对联】
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在山东调研,曾给县委书记们念过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指出:“县一级工作好坏,关系国家的兴衰安危”。在他看来,县一级承上启下,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县一级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县委书记这个岗位最能锻炼干部:“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群众看我们党,首先看基层干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两篇文章】
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2003年6月18日)
有的干部辞职下海了,还“无车弹铗怨冯骓”,抱怨组织上给他的“平台”不够大。多大的“平台”才够呢?平心而论,一个干部当到了县里的主要领导,就不能说是“大材小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当干部的,不能老是想着自己的升迁。“莫道昆明池水浅”,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官”有多大?但他的形象是十分高大的。当干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同时,一个干部的能耐有多大,最终人民群众看得清清楚楚,组织上也明白。是“锥子”总会脱颖而出的。
当干部的,要真正在思想上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牢记“两个务必”,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摘自《之江新语》)
从政杂谈之“芝麻官”千钧担(1990年3月)
古时候,人们以“七品芝麻官”来喻指县令的官微权轻,有贬损之意。其实,当好一县之长何尝容易。我曾担任过县委书记,每与同行谈起,大家总有一致的感慨:官不大而责任不小。
如果把国家喻为一张网,全国三千多个县就像这张网上的纽结。“纽结”松动,国家政局就会发生动荡;“纽结”牢靠,国家政局就稳定。国家的政令、法令无不通过县得到具体贯彻落实。因此,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县一级工作好坏,关系国家的兴衰安危。
一个县也可以说是一个小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中央有什么机构,县一般也有与其大体相对应的部门。县一级工作,从政治、经济、文化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所不及。有人说,县级工作,除了外交活动外,国家各项事务无所不有。其实,有时候县里也会遇到接待外宾的事情,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外宾比肩接踵而来也是可期待的。县级领导还得真懂一点外交。一个县小则十几万人,大则百把万人,一个决策下去,其影响非同小可,来不得半点含糊。海瑞在他的《令箴》中说:“官之至难者,令也。”此意即最难做的官是县官。因此,县级领导必须有各方面的知识和很强的能力,否则难以胜任。
古人云:“宰相起于州郡。”我们党和国家的许多高级领导人也都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县级岗位是锻炼和培养干部的好课堂。现在从事县级领导工作的同志,要十分珍惜在岗机会,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刻苦磨炼,积累经验。(摘自《摆脱贫困》)
【三位榜样】
什么样的县委书记,才是习近平心中的“好县委书记”?
1966年,正上初一的习近平第一次知道焦裕禄,听了其事迹后“深感震撼。”当时,焦裕禄离世已2年,通过媒体报道,一跃成为“县委书记的榜样”,全国掀起弘扬其精神的第一次高潮。1990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填词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2014年3月17日至18日,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明确要求:“要见贤思齐,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来好好照一照自己,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除了焦裕禄,习近平还给哪些县委书记点过赞?
2005年1月17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潜绩”与“显绩”》中,还提到了福建东山县的县委书记谷文昌:
“谷文昌之所以一直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仰,是因为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种“潜绩‘,是最大的’显绩’”。
第三位被习近平表扬的是王伯祥,他是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县县委书记,曾在任上带领全县把蔬菜产业做成寿光的金子招牌。
2009年11月,习近平曾给离开县委书记岗位18年的王伯祥回信。习近平还提到他曾认真阅读王伯祥的《大地为鉴》一书,认为“这本书记录了你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战胜困难,努力建设一个繁荣新寿光的艰辛历程,看到后感到很高兴很欣慰,也很受教育。”“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坚持为民、务实、清廉。”
习近平日理万机,仍在百忙中读书、写信,可见他对这位县委书记的充分肯定,由此也可以推知,他对县委书记这个“芝麻官”有多重视!
在2010年,习近平还会见王伯祥事迹报告团全体成员并讲话,他指出:王伯祥同志是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榜样。
为民、务实、清廉、耐得住寂寞、一步一个脚印,追求“潜绩”为民造福,这正是三位县委书记被习近平“点赞”的原因。
【四个要求】
习近平一直对县委书记要求一直很高。当他在浙江时便曾对县委书记提出了硬指标:“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
2008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一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县委书记培训班开班式上还对县委书记明确提出过四点要求,即是: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要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善于当好班长、带好队伍。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