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金融扶贫“贷”动创业:春风暖心梦起航

时间:2015-06-10 09:24:03      字体:  打印  播放

——农商银行竹溪支行金融扶贫工作侧记

编者按:近年来,我县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金融扶贫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坚持走精准扶贫、信贷扶贫、专业扶贫、科技扶贫之路,立足县域实际,强化信贷融资与服务融智、直接造血与增强造血、支持创业与带动就业的金融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加大支农支小、扶贫帮困的服务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我县贫困山区农民真正享受实惠。为此,本报记者近来深入我县金融机构和企业采写了金融扶贫系列报道,今起陆续刊发,敬请读者关注。

竹溪新闻网讯(记者罗家琪)走在田间地头,看着那绿油油的各种蔬菜、或是已经结出新鲜的果实,阎家坝村返乡农民付修勇开心地笑了。他一边收拾着大棚里的蔬菜一边指着眼前的蔬菜基地向记者介绍:“这就是我的种殖园,里面有从外地引进的优质南瓜秧、白菜、辣椒、茄子等。”前几年由于受经济下滑压力的影响,在深圳打拼多年的他没有外出务工,而是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创业经验和培养的吃苦耐劳精神,承包了村集体250亩荒山,建起了一个以种植、养殖业为一体的现代绿色庄园。“真没想到,春风暖心我的梦起航了!”
付修勇初中毕业后在外闯荡多年,先后在河北、广东等省的多个城市打工,下过煤窑、进过工厂、当过建筑工人,大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像这样工作劳动强度高、危险性大的体力活已经力不从心,而且经常要看老板的脸色做事,稍有不慎就会被克扣工资。几年下来,不仅没有挣到多少钱,反而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于是,他想到了回乡创业,自己做老板最好,便回到家乡谋划致富梦。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几年前的一个冬天,付修勇在回家看望父母的时候,得知村上要将后山250亩荒山向外租赁。精明的他从中看到了成就自己事业的希望。他以每年上交3000元的价格,与村里签订了20年租赁合同。同时,看重这几年猪肉价格好,又搞起了规模化养殖商品猪。
时间追溯到他刚刚回乡创业、进入行业的那段日子,在起步阶段遇到了资金困难,便四处想办法,后又找到村干部,通过各方协调,从当地农村信用合作社(现为农商行)借到了贷款2万元。到目前为止,已向当地水坪镇农商行分行累计借贷款22万元。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发展,如今付修勇不仅在阎家坝发展的种植规模有近40亩,还在水坪梁子上修建了猪舍,养猪100多头。生产出来的蔬菜、猪肉销往本地农贸市场、超市、一中、二中、水坪镇中,基本上不愁销路。他通过自己回乡创业,发展种养殖业,不仅自己的腰包鼓了,也使得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可以在自家门前就业,带动他们一起脱贫致富。
像付修勇这样回乡自主创业的还有住在水坪镇沙坝村的胡燕华。当记者如约来到家时,她正在打理商店,摆放货物,招呼前来购物的客人。在她还没开店做农家乐的时候,主要靠丈夫的一点工资养活全家五口人。因为盖房子贷了点款,胡燕华想着在家待业也不是办法,便借助自家现有的房子,通过找到当地农商行办理了“扶贫贴息”贷款,很快在水坪镇沙坝村开起了商店,办起了农家乐。据她介绍:“我们这里正处于九里岗、龙王垭的入口处,每天都有一桌客人来我们这里吃农家小菜,特别是双休日,基本每个包间都是满的。我估计两年就可以把贷款还清。”
来不及多说,胡燕华又要忙着招呼客人,虽然忙碌了一整天,收获之后的喜悦心情和真心笑容始终伴随着她忙碌的身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据了解,竹溪农商银行始终坚持立足“三农”,为顺应新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求,解决我县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融资担保抵押难题,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农村金融与“三农”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创新“金融扶贫”产品,以深耕“四区”全面走访调查服务为契机,不断加大扶贫资金的投放力度。到目前,各项扶贫贷款达到21亿元,比年初净增2.1亿元,其中为10548户农户发放贷款7.1亿元,支持农村企业贷款13.6亿元,“三农”贷款占总额的99%。


关注微竹溪,关心大竹溪!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