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学、善、礼、诚、净”。5日,走进竹溪县水坪镇东沟村,童家大院墙上几个鲜红的大字格外醒目。
农户家,客厅里都挂着以守信、友爱、孝亲、尚德为主题的家训格言牌匾。
村支书童新谷自豪地说:“这些牌匾不仅好看,还引导年轻一代从小养成‘讲文明、讲礼貌、懂礼让’的良好习惯。”
立家规、传家训、重家教、重塑美德家风的热潮,正在竹溪涌动。
家风融入正能量
水坪镇大石门村村民赵昌贵勤劳善良,就是经不住酒的诱惑。酒后,乱发脾气不说,甚至跟老伴动手。
村里多次上门劝解,收效甚微。
县文明办调研发现,陋习难改,道德失范,在农村具有普遍性。
如何将家风美德与现代文明对接,潜移默化改变“赵昌贵们”的陋习?建乡村讲堂、文化广场、农村少年宫,在夯实文明创建硬件的同时,竹溪选择让传统家庭教育传递正能量。
2012年起,竹溪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家规家训兴万家活动。
5日,再进赵昌贵家,只见堂屋里高挂“以德治家”牌匾。他老伴说:“莫小看这四个字,给我们家带来的变化可大了!”
赵昌贵有些不好意思:“以德服人、以德兴家,时常提醒我不能醉酒失德。”
上门“送文明”
4年前的一幕,水坪镇党委书记明昌艳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县文明办与地税局一起送文化下乡,拉来一批牌匾,赠给十星级文明户。这些牌匾咋分?我们意见是根据牌匾内容按文明户特点分。”
漫液村村民柯大举因乐于助人、为人大方,获赠了“仁者寿”牌匾。此后,他更加热心公益事业,带领周边村民捐资引自来水,资助失学儿童,购置音响设备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县文明办发现,授牌赠匾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好办法,随即选取6个镇的9个村进行试点。
至去年底,竹溪通过结对共建形式赠送家规家训10000余份,各乡镇示范村、街道示范社区制作家训牌匾超过7000户。
扩大家规家训的影响,去年竹溪启动“好家风你我共寻、好家风你我共享、好家风你我共育”活动,组织县内文化人、新闻记者,深入普通农户,探访了一批德高老人、望族大户和成功人士。
目前,诸如孝老爱亲、带着公公出嫁的农村妇女王大芝;感恩社会、爱洒孤寡老人的福利院护理班长肖玉平;舍弃“村官”、爱洒教苑的乡村教师李仁学等一大批普通群众,在竹溪成为家喻户晓的草根英雄。
家训兴业致富
“崇德守礼、诚实守信、诚信是金、信用是魂。”在竹溪城乡百货门店,随处可见此类格言警句。这是县工商局与个体私营协会专门为诚信守法经营个体商户赠送的牌匾。
富不忘本,富而有德。竹溪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倡导“诚实守信光荣、见利忘义可耻”的价值导向和经营理念。
一批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的个体商户相继涌现。
去年8月,牟大明等个体经营户为县一中高三贫困生发放助学金,勉励他们勤奋学习,为人生添彩;竹溪县轿顶山煤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孝芝为考上大学的32名学生现场发放18万元助学金,他自2007年以来,连续8年累计发放助学金70多万元,资助学生300多名。
通过开展“家训兴业思源行”、“家训励志圆梦行”活动,竹溪去年共有9家民营企业,从全县5000多家民营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市文明诚信私营企业,起到了示范作用。
来源:湖北日报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