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字系列之七
湖北省竹溪县中峰镇中心学校442312马佾
今天,一位名师对我说,你看那么多的书,有什么用呢?是啊,看书有什么用呢?同事说道,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就不能使学校多发给你更多的奖金,不能提升自己的工资也不能够让自己进入上流社会,不能让自己的职称升级就不能使自己的社会名望上升,一句话,不能使自己得到实惠耶,你为什么读书哇?
读书干什么?
教书的先生对教书的先生说,你读书干什么呀?
几年前,在《读书》上看到柳苏先生的文章,〈你一定要读董桥〉。那时候,心中就想,有了董桥先生的集子,一定要弄一本看看的。于是,就读到了这样的句子,“现代人身在城中,心在城中,殊难培养层次太高深的文化品味;但是,培养求知的兴趣,多少可以摆脱心中的围城。知识可旧可新,可中可西,可真迹,可复制,不必僵持,也不一定都能化成力量,却大半可以增添生活情趣,减轻典章制度消磨出来的精神溃疡。”
教书的先生,你读书干什么?就是为了减轻典章制度消磨出来的精神溃疡呀。
日益实用化的生活,早已经磨平了教师们身上的锐气,消去了他们一心进取钻研能力,截断了他们心中那一片献身事业的雄心,同时,也耗减了他们心中一个梦想。在他们读书时,在自己报考教师专业时的梦想,那时候的他们是什么样子呢?书生意气,挥弛方酋,粪土当年万户候。
不说无用之用之为大用,那些老子的话,怕是更没有教师愿意去读了,也不说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文化素质,那要叫“名师们”笑掉大牙的啦,哪一个升学率高的教师是博览群书的?都是一心钻研教材考卷的才能成为高手名师的,更不能说是为了扩大自己视野,以利课堂教学法的升级,那还不如让学生多复习多背诵多做试卷呢。
在教学疲倦之余,在头昏脑涨之际,在偶有闲暇之时,拿起一本书,不为什么,只为散心,只当消除疲劳,只说是让紧张的神经在教育之外打个转,好不好?
我不想说,是教师的知识背景的深厚渊博,是教师学术水平的高深宽广,是教师带头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是教师一心求知感染了学子向学的心向,是教师刻苦钻研疑虑的劲头带动整体好学,唉,我不想说了,这一切,谁不知道呢?一个个从高等学府走出来的,学问高深的,名师们?!。
当他们读到董桥"有品味有修养的人从此得以开怀,不必日夜为杞优所累。这是可以帮助消化的"。这样的句子在面前时,他们会是怎样的一张面孔呢?当他读到《中年是下午茶》,“中年是吻女人的额头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龄;是用浓咖啡服食胃药的年龄……总之这顿下午茶是搅一杯往事、沏一块乡愁、榨几滴希望的下午”,那些细致绵密、意味隽永的文字会不会倾倒呢?
再看看这一句,可以吗?“人对书真的会有感情,跟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有点像。字典之类的参考书是妻子,常在身边为宜,但翻了一辈子未必可以烂熟。诗词小说只当是可以迷死人的艳遇,事后追忆起来总是甜的。又长又深的学术著作是半老的女人,非打点十二分精神不足以深解;有的当然还有点风韵,最要命是后头还有一大串注文,不肯罢休!至于政治评论、时事杂文等集子,都是现买现卖,不外是青楼上的姑娘,亲热一下也就完了,明天再看就不是那幺回事了。”
你就以平常心来读好了,这不是高头讲章,不是教材教参,就象先生据说的,他“从来不会写大文章。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希望读文章的人,只觉得在读一封远地来的家常信,那就好了。”
也不一定是非得是董桥,可你得减轻典章制度消磨出来的精神溃疡。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