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创新引领助推产业升级
梅子贡茶业公司董事长叶艳
茶叶,是我市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四百万”工程重点产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十堰茶产业如何转型升级,是全市上下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作为全市茶产业的骨干企业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下,梅子贡茶业公司坚持服务大局,突出创新引领,强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有力带动了山区茶农增收和茶产业持续加快发展。

一、着力理念创新,加快发展转型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目前,全国有1000多个县(市)产茶,茶园面积达3500万亩,产量近180万吨。随着全国茶叶面积进一步扩大,产量大幅增加,茶叶市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面对严峻形势,茶企如果因循守旧,不加快调整转型,必将陷于“死胡同”。为此,我们创新发展理念,跳出茶叶来做茶,提出了茶资源全方位开发利用的理念,着力推进消费由“喝茶”向“吃茶”转变,加工由饮品生产向生物保健医药产品开发转变。思路一变天地宽,随着发展理念的转变,公司一批新的生产线相继投产,一批新产品相继问世,经营规模、整体实力、辐射带动能力也由此大幅提升。目前,公司辐射带动茶农的基地达12万多亩,比2010年扩大4.5万亩,2013年,公司实现收入2.7亿元,一跃成为湖北茶企前五强、全省茶企科技创新的“领头羊”。

二、着力产品创新,推进结构升级
长期以来,我市茶企大都以名优绿茶中的芽茶作为主导产品,并且曾也创下明显的业绩。但是,随着茶叶消费市场的转型,我市茶叶产品结构单一、竞争力下降的弊端日益突出。对此,梅子贡茶业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巩固名优绿茶生产的同时,加大茶产品多元化开发力度。公司先后率先在全省开发了有机茶食品、率先在全市开发了乌龙茶,先后投资1.1亿元,兴建全省首条现代化的茶叶提取物生产线,提取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EGCG单体等附加值高的茶叶功能性成分。目前,公司已初步形成了绿茶、红茶、乌龙茶、茶食品、茶叶提取物五大类80多个系列产品,实现了由单品开发向深度系列开发转变。“梅子贡”牌系列产品以其品种丰富、风味独特、品质上乘,畅销国内10多个大中城市。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不仅提高了茶叶原料资源利用率,增加了茶农收入,同时也增强了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促进了企业开发增效。

三、着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素质
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产业素质的重要抓手,依托企业自身人才、技术优势,主动与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展开技术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展开技术攻关。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茶农技术培训、生产工艺引进和重大技术攻关。由公司研发的乌龙茶加工技术,将我国乌龙茶生产纬度向北推进了3度以上,被评为省重大科技成果;由公司和有关科研机构联合研发的茶叶提取物生产线,其现代化水平在全国领先,目前,公司拥有14项发明专利,23项外观专利,在今年全省农业产业化“10强50佳”企业评选中,公司被评为全省科技创新10佳企业之首。

四、着力机制创新,激活发展活力
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营,公司今年已成功在武汉挂牌上市;创新企业与茶农利益连接机制,公司目前与全县7个乡(镇)25个村10万多亩茶叶基地茶农建立了稳定的产品收购关系,确保茶农放心生产,同时为提高茶农生产效益和基地产出水平,通过与茶农建立联营基地,实现了风险共担、合作共赢。坚持合作共赢,抱团发展的理念,在市委、市政府引导,公司与龙王垭、圣水等龙头企业,倡导并联合组建了武当道茶产业集团,共同打造十堰茶产业“航母”。机制创新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为下步盘大做强提供了新的动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不辞难”。梅子贡茶业公司在以往的岁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加速产业转型,力争到2020年,公司主营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成为湖北茶产业科技创新的第一企,进入全国茶叶前三强,为十堰茶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作出更大努力!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