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网友“探营中医院”?:医德双馨泽安康

时间:2015-01-26 09:16:19      字体:  打印  播放

——记县中医院副院长医师雷兆明

记者

编者按:搬迁到新址的县中医院,布局合理、环境优雅、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极大改善了百姓就医环境。1114日,竹溪新闻网组织新闻记者、网友集中开展了“探营中医院”活动,并举办“探营中医院”摄影、征文有奖征集活动,以促进中医文化发展,展示特色医疗技术,挖掘中医人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推动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本网特开设网友“探营中医院”专题,集中展示新闻记者和网友的摄影和征文作品,敬请关注。

很早前就慕名县中医院副院长、名医堂专家雷兆明是位好中医,在竹溪新闻网“网友探营中医院”活动之际,记者有机会了解了这位竹溪的名医,感受中华传统医学的魅力。

20日,趁着下午病人稍微少一点的时候,记者走进县中医院四楼的名医堂,见到了正在坐诊的雷兆明医生。满面红光、气质儒雅、谈吐亲切,这是记者对他的第一印象。


成就源于热爱和执著

我县是中医辈出的地方,出生于70年代的雷兆明,打小就见证了中医为亲人治病的神奇疗效,所以对中医有着特殊的感情。1995年,从湖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后,雷兆明被分配到龙坝卫生院工作。

听说乡卫生院分来了第一个医学院毕业的中医大学生,当地百姓兴奋地抱着试试的态度来找雷兆明看病。刚走出学校的他没有临床经验,只会按着医书对症开处方。回想起初从医的时光,雷兆明充满感慨地说:“正是纯朴乡民们的信任和反馈诊治效果,让我坚定了中医治病救人的信心。”1997年,被选调到县中医院工作后的他,仍有一批龙坝的病人常来找他看病。

来到中医院工作,有老一辈名医黄骥、黄驯、贺茂华等对他潜移默化传帮带,帮助他医术快速提升。每当病人来找这些前辈名医看病时,他总是在旁边观察病人的病症,待病人离开后,便虚心请教处方中的中药为何要如此搭配。再后来,师傅们为了提高他的医术,便让他先诊脉开方,再针对他的药方添减药品,指出其中的不足。

通过几年耳濡目染,雷兆明已经能独挡一面。他从学校找来大量印过卷子的油印纸,每次坐诊时,将给病人开的处方复写在背面,晚上把它拿回家,回忆病人病情仔细斟酌病方,总结诊断经验。直到现在,他仍保存着那一叠叠的油印纸。他说,这些源于患者的从医经验,是今生最珍贵的财富。

凭着对中医的热爱和执著,数年间,雷兆明的医术渐趋精湛。他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风湿病、脾胃病、心血管疾病及疑难杂症,专业水平很快在全院崭露头角,并逐步成长为医院学科带头人。2006年,32岁的他担任中医院的业务副院长。

情系患者悬壶济世

古语云:“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即使当了副院长,雷兆明仍然心系患者,坚持坐诊查房,用高尚的医德医风践行着一位医者的本份。

虽然西医疗效快,但对于有些慢性病疗效并没有中医好。县中医院传承中医特色,为每个科室配备至少两名以上的中医专科医生。

雷兆明在平时坐诊的同时,每周五都要到病房查房。他要求管床医生要准确把握病人的病情,为他们尽量节省治疗时间和费用,能够中医医治好的病要用中医诊治。他还非常重视中医后备力量的传带,每个月提前选好课题对年轻医生开展中医业务培训。在日常查房中,他仔细询问病人病情后,就去查看诊疗记录和医生处方,对于不合适的处方提出修改意见。他常对医生们说:“当一个医生并不是看你学历有多高,关键是看你心中是否有病人。”

在中医院,来找雷兆明看病的患者,有多年的“回头客”,还有慕名而来,或者是听熟人介绍的,评价起雷兆明医生,患者一致都说他用药简、便、廉、验。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上,他是中医院的表率。

古今融合展中医风采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越来越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和喜爱,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

雷兆明告诉记者,一名合格的中医,要遵循自然科学,综合分析病人的病情,针对不同的病人进行望闻问切。中医讲究精、诚、仁、和,而西医现代的CTB超等诊断设备为中医开展最确切的诊治提供了借鉴参考,延伸了中医的诊治路径。多年来,雷兆明融合古今中医医术,根治了很多疑难杂症,解决了患者的疾苦。

2005年,龙坝镇的关某双手和面部患上肌肉不停震颤和麻痹的病症,到市级医院检查为帕金森综合症,现代医学目前不能根治,只能靠服用药物控制病情,但一年后,关某服药也不能控制病情。雷兆明为她诊治后,开了几十副中药,吃了两年,现在病症完全消失。偶尔进城时,她便为雷兆明拿几十个土鸡蛋,每次都被雷兆明婉拒。像这样,数年来,雷兆明不知拒绝了多少患者的锦旗和礼品,他认为,自己只是尽了医者治病救人的本分。

雷兆明还常常用中医的思维诊断新发的病,通过阴阳调和,治好了很多都无法根治的病。2010年,69岁的上海陈大爷听了邻居的介绍,在女儿的陪同下远赴千里来竹溪请雷兆明治病。每天一到晚上,陈大爷双腿就抖个不停,但白天症状就消失了。他跑了很多大医院,做遍检查各项指标正常。这种病雷兆明先前从未碰见过,他根据病人在大医院的检查结果,结合自己问诊的情况,初步判定病人患的是我国古代医书上记载的不宁腿综合症。通过为病人施以活血通经、安神固肾等中医治疗,陈大爷在吃了两年的中药后,双腿不再发抖了。总结治疗经验,雷兆明撰写的《宁腿方治疗不宁腿综合症30例》获第一届“科技创新杯”科技论文二等奖。

19年来,经雷兆明治疗得以康复的病人不计其数,同事们都说他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是医院医护工作者的楷模。19年来,雷兆明甘于奉献,不求回报,他把为病人减轻了病痛,当做最幸福的事。

胸怀大爱,医者仁心。在杏林中雷兆明医德双馨,如今,他已成为湖北省危重病学会委员,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专业学会委员,湖北省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十堰市医院管理学会急救专业常务委员,十堰市中医学会理事和卫生部“113”工程急诊学科带头人,并多次荣获“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记者手记百草有性,百果有诚,医者仁心。多年来,雷兆明刻苦钻研医术,行医济世,把解除病人痛苦、恢复健康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他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将传统中医医术发扬光大,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位医者使命。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医学前辈们传下的优良医风医德。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