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谷竹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之际
记者余俊丽通讯员陈受明

谷竹高速在竹溪境内设竹溪、蒋家堰2处互通(收费站)
这是一条改写竹溪“零”高速公路历史的突破之路!
这是一条解决竹溪人民出行难的民心之路!
这是一条引领竹溪人民走向富强的小康之路!
这是一条展示竹溪经济社会发展新形象的开放之路!
这是一条助推竹溪经济与外界对接的腾飞之路!
2014年12月26日,谷竹高速正式通车了。
历史的巨笔将饱蘸浓墨,郑重地记下这一天!
这一天,竹溪人期盼高速路的美好夙愿成为现实!这一天,竹溪人结束了翻山越岭、备受颠簸的出行历史!这一天,制约竹溪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破解!这一天,37万竹溪人民由此步入经济发展的“新高速”,以更加雄健豪迈的气魄跨越向前!
在这欢庆胜利的时刻,回首建设历程,我们不会忘记:近2000个白天和黑夜,5年的光阴和心血,各级领导干部、人民群众等,无私奉献、携手共建,谱写出一曲展示筑路者形象的新乐章,向人们讲述着一段穿山越岭筑坦途的历史见证。
梦想篇:百年翘首千年期盼
“山高石头多,出门都是坡”。上天把大山抛给了竹溪,大山阻隔了竹溪通往山外的路。因为没有路,贫穷,如影相随,束缚了发展的手脚。
我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边缘,地处大巴山东段北坡,西与陕西省平利县、镇坪县为邻,南与重庆市巫溪县接壤,东、北与本省竹山县相连,是华中地区通往大西北、西南的通道,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然而,我县的交通较之区位,劣势却十分突出。县内运输方式仅仅只有公路运输,305省道横贯县境。多年来,竹溪有交通,但它不便捷。虽然全县公路通车里程不少,但公路布局不尽合理,且存在着严重的“瓶颈”问题,多处省际出口公路不通、县内公路主骨架网没形成、经济断头路不通畅,严重阻碍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曾几何时,竹溪人到十堰,必须一路颠簸、翻山越岭四五个小时方能到达,且山高路窄、弯多坡急,给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就在记者发稿前夕,一位在外工作的竹溪籍名为“竹溪超哥”的网友,在竹溪新闻网论坛为家乡高速将通赋诗一首:
一个梦承载太久,心里由衷的感叹
为了通车这一天,我们等了多少年
想说的难以表达,纵然是万语千言
奔驰高速这一幕,只在梦里才出现
我曾深深的恨过你啊,家乡的大山
山路几百弯,让回家的路如此艰难
我愿为你大声歌唱,唱出心中甘甜
我想为你写下诗篇,永远忆苦思甜
诸如“竹溪超哥”这般,想高速公路,盼高速公路,成了所有竹溪人的千年梦想。
“路来了!”如同一声惊雷震醒了整个竹溪。
2009年,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建设谷竹高速公路的总规划。
谷竹高速公路是湖北省规划的“六纵五横一环”骨架公路网重要组成路段,起于襄阳谷城石花镇陡坡店,与已建的福银高速公路相接,经保康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等地,止于鄂陕交界处的罗汉垭附近,与拟建的陕西平利至安康高速公路相接。该高速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路基宽245米,路线全长226.454公里,其中竹溪境内38.78公里。
谷竹高速公路的建设对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两大战略、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强中西部地区的联系与交流、改善中西部山区交通条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谷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实现了竹溪高速公路零的突破,使竹溪到十堰城区的时间较之过去至少缩短2小时,竹溪到西安4小时,到重庆5小时,到武汉6小时,彻底打通竹溪的交通、经济、文化、旅游、物流等领域的发展命脉,为竹溪“绿色崛起”和跨越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建设篇:真情奉献筑路当歌
谷竹高速途经我县5镇、44个村,境内红线内拆迁房屋615户,2766名群众大义慷慨、搬离老宅;
谷竹高速竹溪段于2009年12月26日动工建设,历时2000多个日夜、5个春秋;
谷竹高速竹溪段主线长38.78公里、隧道8个、桥梁26座、人行过路天桥(涵)105个,建设者们付出了5载光阴和心血……
真情奉献,无怨无悔;马不停蹄、奔波劳累;呕心沥血,忘我劳作。打开记忆的闸门,那些为高速公路建设付出心血和汗水的人和事,总是让我们不能忘却、经久弥新。
是他们,各级领导干部,省、市、县谷竹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的领导,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等县“四家”领导,沿线五镇、县直各部门领导干部,他们心系高速,勇于担当,为公路建设出谋划策、奔波劳累。每一次重大部署,都来自他们的科学决策;每一次工作推进,都来自他们的有力指挥;每一次难题突破,都来自他们的有效化解。
建高速好,建高速难,而“征地拆迁”可谓是摆在建设初期的第一大难题。必须打好这响亮的“第一枪”!2010年4月24日,全县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动员会召开,征地拆迁的“集结号”吹响。县委书记余春存亲自“挂帅”,任指挥部政委,负责组织领导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谷竹高速公路建设。他既“挂帅”又“出征”,顶风冒雨,不辞辛劳,脚印遍及高速公路沿线所有镇、街、村,就拆迁户房屋拆迁、集中安置、重大个案现场等情况进行协调、落实。县长余世明出任指挥部指挥长,负责组织领导动员全县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干部群众服务高速公路建设。他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高速公路建设工作,多次亲临一线,化解矛盾、排忧解难。县谷竹高速公路协调指挥部的领导干部经常是每天早上6点钟到办公室一直忙到晚上12点。
……
坚强的组织领导换来的是惊人的工作成效。从4月24日召开动员会,5月1日开始拆迁,至5月15日,仅仅半个月时间,所有拆迁全部完成,创造出整个谷竹高速公路上的“竹溪速度”。
盼高速,想高速,高速真的来了。人民群众在激动之余,给予最多的是理解和奉献。建设沿线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顾大家,舍小利、为大利,他们表现出的深明大义与高尚情操,令人为之动容。60多岁的蒋家堰镇新生村村民杨良顺,因患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并且上有90岁高龄的母亲。就这样一个残疾人,以理发为生,精打细算终于在临街盖起了5间平房,用来出租、理发、居住。曾有人给他50万元,他没卖。为支持高速公路建设,虽然只能补偿9万多元,他二话不说就主动搬出了这栋赖以生存的房屋。
家住水坪镇漫液村的李明清老人,是一位老党员。他是谷竹高速竹溪段拆迁第一人。在赔付标准没有定,补偿还没到位,建新房的宅基地也还没有着落时,他毅然把自家的房子拆了。不仅如此,他家的田地随后又被选为移民安置点。房没了,田地没了,但他却说:“竹溪太需要一条高速公路了,拆房让地,我无怨无悔!”
……
高速公路的建设,融入了参与者和建设者的太多心血和情爱。资金筹措难、工期紧、任务重……这些都是从始至终困扰工程建设的难题。然而,再大的困难也吓不倒百折不挠、能征善战的工程参与者和建设者。战严寒、斗酷署、“白加黑”、“5+2”,建设者们发挥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在建设期间,创建了谷竹高速公路全线五个第一的佳绩:境内4个标段累计完成产值101%,排名谷竹全线第一;二、三期工程建设第一个启动;拆迁安置工作进度第一;杆线迁建工作进度第一;“三改工程”建设完成工程量最大,建设进度第一。
成果篇:天堑通途豪迈跨越
路,通了;发展的希望,来了。
谷竹高速公路建成后,不仅以自身的畅达一举改变竹溪交通落后面貌,而且还将从观念、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显露出强大的效益优势,为我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促进经济大发展。谷竹高速公路的贯通,将彻底打通我县东出西进的瓶颈制约,使竹溪与十堰、安康两个中心城市交通时间缩短一半以上,与经济发达地带连成一体,接受经济辐射。对于加快人流、物流运转,加快工业化步伐,发挥山区资源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建设大市场、实现大流通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建设期间,还给我县带来了较大投资增长、消费增长和建设增长。
——促进竹溪对外大开放。谷竹高速公路的建成,将以其“高速、高效、安全、快捷”的运行和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的新优势,大大提高我县对外开放的竞争力,大大改善我县投资的软硬环境,对于加快招商引资步伐,调整产业结构,引进高新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我县经济增长方式和质量产生新的飞跃。
——促进观念大革命。我县由于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受旧的思维定势影响,小农经济意识、小富即安意识、小步慢跑意识、谨小慎微意识严重,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彻度改变人们的时空观念,促进生活方式变革,牢固树立大开放、大开发、大服务、大市场、大协作、大发展的观念。且高速公路的建成,不仅可以提高本地区的知名度,还可使竹溪在新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方位。
——促进经济效益大提高。在经济发展上,围绕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经济发展,促进沿线经济开发区、工业区、经济小区兴起,特别是两大互通出口,将带来新一轮发展高峰。高速公路的建设,还可以带动建材、运输业、饮食、旅游等服务行业的兴起,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人民富裕。
——竹溪综合能力大增强。谷竹高速公路的投资,是我县有史以来的特大建设项目,这项工程的如期完成,使竹溪锻炼出一流的质量管理水平、一流的施工监理队伍、一流的干事创业作风。在高速公路进入正常运转的同时,还将加强路政、运政、养护、交通安全等人员的培训,加强对沿线修车、加油、住宿、快餐等经营单位的管理。高速公路贯通后,将促进运输业革命,各种高等级空调卧铺车、旅游车将应运而生,对树立竹溪文明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崎岖山道成坦途,欲借好风上云天。走在这条崭新快捷的大道上,竹溪,必将迎来更加繁荣、文明、富强的明天!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