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创新发展中的竹溪县中医院
编者按:搬迁到新址的县中医院,布局合理、环境优雅、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极大改善了百姓就医环境。11月14日,竹溪新闻网组织新闻记者、网友集中开展了“探营中医院”活动,并举办“探营中医院”摄影、征文有奖征集活动,以促进中医文化发展,展示特色医疗技术,挖掘中医人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推动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本网特开设网友“探营中医院”专题,集中展示新闻记者和网友的摄影和征文作品,敬请关注。
山泉
走进竹溪县中医院,你会看到这是一座美丽的医院,这里白墙碧瓦,绿草茵茵,令人赏心悦目;了解竹溪县中医院,你会发现这是一座与时俱进的医院,领导励精图治,职工奋发图强,到处充满着勃勃生机;离开竹溪县中医院,你会听到这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品牌医院,病人满意,群众称赞。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县中医院自1986年建院以来,转眼已走过二十八年风雨历程。对于县中医院来说,这是艰苦拼搏、激情创业、不断进取的二十八年。经过几代白衣人的辛勤耕耘,县中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康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先后获得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湖北省示范中医院、十堰市二级优秀中医院、十堰市十佳急救站等荣誉称号。为全县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健康长城”。
特别是近两年他们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 的服务理念,团结进取,锐意改革,创新服务方式,办人民满意的医院。积极开展创优争优和“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嬴得了广大群众的热情赞誉。
医疗环境优美再优美
县中医院从1986年春在原卫校几间简陋的房屋开业,到1990年搬迁到建设路,再到整体搬迁至现在的新院,让人们见证了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创新发展走向繁华的足迹。地处鄂陕大道与县城公园间的新院投资近亿元,占地28亩,建设总面积3万平方米,前栋门诊大楼、后栋病房大楼相摇拔地而起,宏伟壮观,新院环境优雅,设施一流、风格独特、设备先进。医院技术力量雄厚,中医特色突出,拥有一批经国家卫生部“113”工程培养的科学带头人和省市级名中医,在职硕士研究生9人,是县唯一的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十堰重点针灸康复专科和骨伤专科,有开放床位500张,按病种划分10大病区,30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拥有美国GE16排螺旋CT、美国CEDR、程控500毫安X线机数字胃肠X光机、意大利产百胜多普肋彩超、BS800全自动大型生化分析仪,日产富士能EG—201FP型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等300多台高新设备投入使用,置有中央空调、24小时热水、高档输液天轨、高档ABS病床、独立卫生间、床头呼叫、中心供氧、层流净化手术室等堪称一流的设施,40多套电视节目进入病区。新建的县中医院不管是在医疗、教学、预防、科研等方面,还是在保健、康复等方面都即将成为省县级中医院的一面旗帜。
在该院,各诊室干净整洁,安静优雅;在门诊大厅里,古铜色的人物浮雕,典籍文字,充满博大精深的中医特色和中国文化魅力。各窗口前井然有序,为不方便行走的病人免费提供临时轮椅,漂亮的导诊护士忙碌着迎来送往;新建的病房楼宽敞明亮,到处都有醒目的导向标识和温馨提示;病区墙壁上,色彩淡雅的宣传栏内介绍着健康生活的多种知识。
为方便患者,改进、简化患者就医流程。医院设立了导诊台,对病人实施全程导医。为了更好地促进医患关系,医院要求医务人员接诊时使用文明用语,杜绝服务忌语,强化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与交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同意权,充分履行告知义务,竭尽所能帮助患者。
“医疗环境优美再优美”,这是该院医护人员坚持高标准、再攀新高峰叫响的一个口号。目前,县中医院位处县城繁华地带,在全院干职的共同努力下,门诊量居高不下,病区病人加床、病人就诊数量不受季节限制,远近患者慕名而至。
医疗服务贴近再贴近
医者,仁术也。古人将儒家“以仁治国”的理念、墨家“兼爱天下”的原则、佛家“普度众生”的教义融入其中,准确地诠释了“救死扶伤”的医者使命。医人类痛苦,疗百姓创伤,解患者忧愁,减农民负担,让病人康复是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也是中医院人的不懈追求。
近年来,该院强力打造“中心式服务”模式,把贴近患者、热情服务作为践行人民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一心一意为患者、实心实意惠民生,成为该县人民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绎站”。“康服中心” 是该院服务事业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将导医服务、患者出院回访、电话回访等纳入重中之重,定期组织召开病友座谈会、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广泛收集患者意见和建议,为院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信息网络中心是医院服务事业部的一个重要服务平台,主要负责全县乡村医生来院进修学习及业务信息服务等事宜。为了贴近群众,真诚服务,该院把农民朋友最需要的医疗服务和愿望心声当作自己根本目标,做到能够办到的尽快去办、能够办成的尽早办好。该院通过为各社区上门提供免费坐诊、开辟新业务信息等,及时让全县人民知道并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该院每年都投入资金免费为乡镇培训医疗卫生人员,并且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医院120急救中心是该县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的重要部门,医护人员不分白天黑夜、风霜雨雪,24小时坚守岗位,并公开向社会承诺,保证在接到急救电话后4分钟内准时出车,免费接诊,为全县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提供可靠的保障。心电检测中心是该院的一大突破,患者心电图全由护士完成,所做信息直接发到检测中心,患者心电信息结果很快反馈过来,保证心电图室工作人员专心检测心电结果,节省了大量时间。针灸推拿康复中心是该院相对独立的中医特色科室,科室中有一批中医学院毕业的优秀人才和经验丰富的中医老专家,采取针灸、推拿、康复、理疗、熏蒸等手法,紧密与医院科室配合,发展势头良好,深受广大患者称赞。
为了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县中医院对贫困患者,住院费、检查费、治疗费减少20%,病房推出近百种单病种限价项目,加强会诊次数,提高病床周转率,减少平均住院日,压缩药占比例。每逢“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节日,医院还推出一系列减免优惠措施,让利于患者。该院为确保患者就医安全,全员实行电视监控,推行病人住院“电子病历”、“一日清单制”和“押金制”,让患者明白放心。患者要用的药,全由护士代替领取。
医院管理提升再提升
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服务,离不开一流的管理水平。为了充分利用先进的医疗设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该院把创新管理当作医院发展的动力。“精、诚、仁、和”是该院的倡导的核心价值。医院领导一直注重创新思路,时常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加强中层领导干部的培训,强化感恩教育、团队意识、廉洁自律教育,严格管理,精细管理。近年来,中医院坚持中医特色,走“中西结合,优势互补”的发展道路,从立德做人起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的发展格局。医院总体形象导入VI管理系统,业务上设立质控科,对全院实行绩效管理考核,并与工资结合奖优罚劣。
在人才管理上,医院本着“用好现有人才、引入急需人才、激活优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用人理念,引入人才在形式上不拘一格,近年通过借调、借用、聘用等形式引入内、外、妇科技术骨干20余人;在素质上严格把关,一看业务水平,二看学历经验,三看综合素质。对人才培养则充分挖掘现有医疗资源,“请进来”、“派出去”“带、教、帮”相结合,不断更新知识层次。在用人中给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环境,提供干事创业的动力、施加不进则退的压力,使他们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在设备投资上,医院不吝重金,先后引入了美国GECT、彩超、电子胃镜、数字胃肠机、PCR酶标检测仪、远近程胎心监护仪等万元以上设备300余台件,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检测依据。全院实现微机联网,提高了效率,方便了患者。
在科室建设上,医院走中西医结合,发展特色科室之路。短短几年内,内、外、妇、产、儿、皮肤、影像、检验等临床及医技科室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业务收入连年翻番。新建了专家门诊、心脑血管专科、肝病专科、胃病专科、支气管专科、康复科等专病专科和特色门诊。针灸康复专科和骨伤专科被评为市中医重点专科。中医肝病专科作为医院的龙头科室和品牌科室,以过硬的技术水和超值服务、人性化服务赢得了全县乃至周边县市区群众的广泛赞誉。
科室的不断健全极大地拓展了医疗范围,彻底摆脱了人们对中医院只有中医中药的偏见,形成了大综合、小专科、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的崭新局面。在成绩面前,中医院一班人清醒的认识到:医改发展不进则退,要保持持久快速的发展,必须不断挖掘新的效益增长点。新一轮的医疗市场竞争,不仅是人才、设备、管理的竞争,更重要的是综合服务水平的竞争。因此医院提出了“提升医院文化、打造服务品牌、展示良好形象”这一新的发展主题。
目前,该院在管理方面正进行这一次创新活动,每周召开院务会,并且分别坚持参加各临床科室的晨会交接班并进行点评,坚持每周召开院周会、信息发布会和片区会,当场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各科室按照院训、科训的主旨,规范行为,端正行风,服务患者。每天都要有新业务交流和学习,各科室围绕医院总体目标,结合科室实际制定各自的目标,人人有压力,各个担责任,全院上下创新潜能正在被大大激发出来,一个活力四射、规范高效的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心血浇灌杏林木,根深叶茂保健康”这正是中医院人的执著追求,未来的岁月里愿这棵旺长的杏林之树茂密长青,生机勃勃,为全县人民的健康洒下一片绿荫。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