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治胜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时代、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建设学习型政党放在首位,旗帜鲜明地提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并指出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作为党组织系统的基本细胞,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是推进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形势下提高党员整体素质,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学习力和执行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各级党委高度重视,积极创新载体,营造学习氛围,搭建学习平台,创新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内容,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发展健康、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学习动力不够充足。表现在缺乏动力和压力,部分党组织和党员存在“要我学”的思想误区,学习主动性不高,组织学习难度大,不能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少数党员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学风不正;部分党员干部认为学习型党组织只是个口号,没有实际意义,存在不思进取不愿学、忙于事务不勤学、走走形式不真学、浅尝辄止不深学、不善学等现象。二是学习方法不够灵活。一些基层党组织习惯于按照传统学习的组织模式和上级的统一要求开展工作,并没有真正涉及学习型党组织的本质内容,存在着“模式化”的现象,有的学习内容“一刀切”、“一锅煮”,对创新理论、本职业务、岗位拓展等知识安排不合理,存在贪多求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不能满足党员、干部不同层次的需求,习惯于“填鸭式”、“灌输式”、“说教式”,停留在读读报纸、念念文件、听听报告、看看视频等一般层面上,不能适应人们多元兴趣爱好。三是促学制度不够健全。多数单位都制定了学习制度,但是制度因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没有发挥应有功能和作用,尤其是考核学习和评价学习的制度严重缺失,赏罚不明,学和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没有起到实际的促学作用。四是学习效果不够全面。主要表现在学习归学习,工作归工作,学习和工作“两张皮”,学用严重脱节;理论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在学习中追求形式和过程,满足于学过了、了解了,而不是消化了,吸收了,学习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针对存在这些问题,加强基层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我认为意义重大,十分迫切。
其重要,从性质和地位看,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在社会基层单位的政治核心。从作用上看,党支部成员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基层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本单位所承担的各项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决定了支部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也影响了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得到有效的挖掘。
其迫切,是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改革日新月异,面临应对世纪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解决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双重压力。能否通过组织化的学习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审时度势,驾驭全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用发展的观点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甚至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这充分说明党支部的工作要创新和发展,做好以干部为主体的党支部工作,加强党支部建设,创建学习型党支部,精心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水平高的党支部,已成为事关党的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要从事关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标志,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时期。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科技进步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纪;是以信息网络化、科技高新化、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为特征,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世纪。因此,为更好地迎接我国在21世纪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党中央鲜明地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总要求。这既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观念,也是一个富有时代精神的战略要求。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建学习型社会”目标的具体步骤。创建学习型社会,不断增强党支部综合素质,提高支部工作效率,提升支部整体水平,既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其目的在于组织化的学习活动,培养遍布于整个党员干部队伍的学习氛围,营造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支部文化和精神风貌。真正使每个支部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能够紧跟时代最新科技、最新文化的发展步伐,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善于将学习行为转化为创造性行为,努力提高党支部的综合素质、工作效率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更好地树立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支部形象。
二、要以创新的思路和要求,推动党员干部终身学习观念的树立形成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奔流、信息密集的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知识增速越来越快,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必将推动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过去那种“十年学习,终身受益”的观念、“学无所用”的观念、“不用不学”的观念,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思想障碍,必须彻底清除。一是要树立“责任创新”观念。通过强化学习的大局意识、目的意识、责任意识,把支部的学习放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去认识,以对党的事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去支持、指导支部的学习。二是要树立“应用创新”的观念。通过不断学习,不唯本本,不唯教条,逐步把握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科技知识转化成为创造性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知识创新转化成实践创新。三是要树立“素质创新”观念。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经济贸易交往中,各种思潮相互渗透,使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很大冲击。只有不断加强党员干部自身学习,不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党纪国法、作风纪律等教育,才能在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形势面前,把握时局,韬光养晦,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动摇。通过树立上述“三种创新”观念,形成“学习、学习、再学习,创新、创新、再创新”的永久学习、终身学习观念。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员的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发扬表率作用,使终身学习真正成为“21世纪的生存观念”。
三、要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为重点,适时更新党员规范化的学习内容
当前,在一些党支部中存在着忙于事务,轻视学习的现象,客观上是因为任务重、工作多、时间紧,而主客上是因为对学习重视不够,学习内容不规范,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要求不具体,让人感到学与不学差别不大。虽然学习制度建立了,但坚持不到位,落实不到家,其结果流于形式。因而工作状态疲惫,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新要求,结合本支部工作特点和实际,创建学习型支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重点规范好一段时间的学习内容,特别是要用发展的观点、创新的要求、更新的思路,不断学习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的知识,让党员干部学有所得,感到学习解渴管用,在工作实践中尝到学习的甜头,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四、要以学习效果为根本,推动党支部学习考评的机制、制度和方法创新
对以党员为主体,以干部为先导的支部学习进行科学考评,检查学习内容,检验学习效果,建立学习激励机制,这是提高支部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是建设学习型支部的根本点和落脚点。首先,要不断进行学习保障机制创新。即结合不同时期对不同层次的党员干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测评标准体系,准确设计测评要素,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合理设定考试科目和内容,明确平时考核、阶段考验的学习内容和目的,确保学有明确内容,考有合理目标。其次,要不断进行学习实效考评机制创新。要建立与保障机制相应的“干部述职时述学、党员评议时述学、组织考察时述学”的督学制度,把学习考核与党员干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党员民主评议结合起来,看其是否真学、真懂、真用,动态、科学地考评出机关干部的学习时效,以良好的机制运转,避免学习流于形式,甚至弄虚作假,促使党员干部长期、深入地进行。再次,要不断进行学习激励考评机制创新。对党员干部学习考评结果的恰当运用,可以激励党员干部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把学习结果作为党员干部考核考评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正确的用人和评优选优导向,在党员干部中形成勤学、善学、比学的良好风尚。
总之,只有坚持学习,把理论的学习与具体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才能全面、迅速地提高支部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使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