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着力做好“三个坚持” 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

时间:2014-12-01 17:21:31      字体:  打印  播放

邓吉昌


最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同志著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本书系统展现了习总书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思想。他提出的“八八战略”、“平安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等重大举措,凸显了宽广的战略眼光。特别是创建生态大省、打造“绿色浙江”,使我深受启示。竹溪县作为南水北调重要水源区、全市绿色崛起示范县,年均25亿立方米水流入汉江,其水质好坏直接影响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今年汛期后即将通水,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任务紧迫、责任重大。同时,我县将直接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现阶段,南水北调工作要着力做好“三个坚持”,要把加强水质保护工作和实现绿色崛起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
一、坚持“三个加快”,夯实绿色发展基础
(一)加快实施规划项目,确保完成治理目标。竹溪县《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涉及垃圾污水处理、水土保持、工业点源治理、环境监测能力和尾矿库治理六类项目,总投资3.8亿元。为确保实现2014年中线工程汛后通水目标,规划项目必须在通水前完成70%的建设任务。
(二)加快治理两高企业,确保减少点源污染。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来,我县通过关停并转以黄姜加工、水泥制造为主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水资源得到有效治理,水质得到根本改善,监测断面水质处于Ⅱ类水平。但面对通水在即的紧迫任务,仍要以时不我待、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加快治污力度,督促企业投入资本建设污水处理系统。
(三)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确保减少面源污染。一是要开发有机农业。推广无害化栽培技术,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全面普及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控制面源污染。二是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推广复合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农、牧、能、经循环利用。三是建设农村生态家园。大力发展沼气,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技术,加快面源治理进程。
二、坚持“三个提升”,延伸绿色产业链条
(一)提升环境承载能力,转变林业发展模式。一是坚持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立足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经果林等现代林业产业,实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协调发展。二是坚持林业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把生态“绿”与群众“利”有机统一起来,既打造绿色生态,又构建“绿色银行”。三是坚持把林业生态建设与促进资源节约相结合。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理念,围绕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利用,着力推进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科学发展,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赢”。
(二)提升畜禽养殖水平,增加产业附加价值。一是完善区域布局,调整结构壮大畜牧产业。坚持合理布局,相对集中,统一规划的原则,加快推进优质生猪、肉牛、生态鸡、羊肉“四大产业板块”建设。二是完善产业经营体系,提高畜禽产品价值。通过项目支持、贷款贴息、技改重组、信用担保等措施,培植一批畜牧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调整结构,发挥助农增收作用。三是着力提高绿色生态标准化养殖水平,构建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体系。
(三)提升生态旅游品牌,呈现绿色发展成果。一是完善配套设施。加快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景区功能,提升景区品味,扩大景点影响。二是开发旅游产品。结合观光旅游深度开发一批具有竹溪特色的旅游产品、特色农副产品、民间小手工艺品,搭建旅游购物平台。三是明确生态旅游品牌定位。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努力实现生态旅游品牌战略。
三、坚持做好“三个对接”,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项目对接,使之成为绿色崛起的重要保障。以《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为契机,紧紧围绕生态农业、工业转型、生态旅游、生态移民、职业教育、小城镇、生态修复等项目,抢抓机遇,与受水区主动对接,借力生态项目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二)加快对口协作援受双方产业对接,使之成为绿色崛起的重要支撑。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产业准入标准,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支持和引导受援地区有序承接京津冀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转移。实现以绿色产业为支撑,让北京人民喝上干净放心水。
(三)加快国家对水源区扶持政策对接,使之成为构筑绿色屏障的源泉。一是规范生态转移支付制度,对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纳入生态转移进行补偿;对直接投入生态保护保障水质安全,治污减排后续运行的直接经济损失纳入生态转移支付予以补偿;对生态环境总体质量达标,取得良好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一并纳入生态转移支付进行补偿。二是完善水资源补偿机制。按水流量每立方米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支持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提供发展资金支持。实行国家对水源区各类环保和民生工程给予全额贴息贷款政策,缓解地方发展压力。
结合上述目标任务,南水北调工作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就是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要立足竹溪县情,围绕 “三个坚持”,以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坚持不懈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走在前列”就是要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创建生态大省,打造“绿色浙江”这一战略部署,借鉴“绿色浙江”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竹溪生态建设,确保实现“一江清水入库,一库清水北送”的目标。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