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李才江
引 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这不仅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政治宣示,也是对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方略、内政外交政策的全面阐释。
这些重要讲话,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勾画了党和国家走向未来的宏伟图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成果的最新进展。
学习好、把握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就是对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再推动、再落实,我们必须在深刻理解内涵、准确把握实质、推动实际工作上下功夫。
一、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
请欣赏一段动漫视频:国家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
两种领导人选举制度:西方票决制与中国功夫式。
二、习主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一)习主席的公务活动
“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今年2月初,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媒体专访时说。
根不完全统计,自中共十八大至今的近15个月里,习近平国内考察调研、出访、参加各类会议共80余次,足迹遍及国内三分之一的省份和世界五大洲。
(二) 习主席的四个“第一次”
第一次“亮相”: 11月15日记者见面会:七“更”三“好”。
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孩子们能:成长好、工作好、生活好。
第一次“出海”: 11月29日,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
回首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 牢记:落后要挨打, 发展能自强。
审视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 牢记:道路定命运,坚定不移走。
展望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 牢记:蓝图变现实,路长需努力。
第一次离京:12月7日 ,深圳之行(“新南巡”)。
意义:一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二是轻车简从彰显亲民作风;三是信守承诺率先垂范。
第一次出访:2013年3月22-30日 ,首访选择俄罗斯、南非、坦桑尼亚和刚果共和国。
俄罗斯(北极熊):理所当然--战略协作伙伴,抗衡霸主美国。
非 洲(非洲狼):战略意义--非洲丰富资源,中国廉价商品。
三、习总书记的讲话精髓何在
1、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表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实践,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把握的重大理论问题、战略部署等,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
“两不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三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美国《时代》周刊:
中国的市场改革,释放了个人能动性和进取精神。几亿农民摆脱了贫困。一座座闪闪发光的新城市拔地而起。
走在中国城市的街头,你会发现空气中不仅弥漫着污染物,也充满着雄心。
美国最担心的是他们的下一代拼不过中国。
中国震撼:中国的崛起,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闻的超大规模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它给世界带来的可能是新一轮“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两个不能否定”:
“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习近平 2、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中国梦
人生两件事:一是“做梦”,二是“圆梦”。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号角,擂响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鼓。
美国自1776年宣布独立算起,仅有230余年的历史,在世界上称王称霸近100年,一战后就一直是世界老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个“美国梦”,美国梦是指相信只要经过自己努力奋斗就能在美国获得美好生活的信念。
其实,美国人也曾做过“中国梦”, 就像今天的中国人喜欢做美国梦一样。
1771年,美国学者学会出版的首份会报上,学会秘书G?汤姆森指出:“从中国移植到这里的植物与我们的水土气候相宜。。。假使我们够幸运,能够成功引进中国的产业、生活艺术、农业进步和本土植物,假以时日,美国或许能和中国一样,养育比任何国家更多的人口。”话语中流露着羡慕之情。当时的北美殖民地人口刚过200万,而中国已经逼近3亿了。
1784年2月22日,美国同时派出了两艘船。一艘是“爱德华号”,它携带和平文本前往英国,承载的是美国的出生证明,宣告最年轻的国家从此诞生;另一艘是“中国皇后号”,它开始了美国对华贸易的历史性首航,它向全世界宣布,美国已经准备好与世界强国一较高下。1820-184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比目前美国要高。
中国当世界老大当了14个世纪(唐之后),自1840年,西方列强轮番蹂躏中国,中国人打了一个多世纪的仗,搞得国弱民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毛泽东让中国人站了起来,邓小平让中国人富了起来,习近平要用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体中华儿女豪情满怀,信心百倍。
实现中国梦的“时间表”:两个“一百年”,即建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梦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成为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思想引领和精神旗帜。
3、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这些重要论断,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总结,凝聚了我们朝什么方向改革、如何推进改革的共识和力量,为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基本遵循。
4、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习近平多次强调,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人甩在后边。
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稳中求好、稳中求优。
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这些重要论断,是在深刻总结中国近代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深刻揭示了发展是解决我们前进道路上所有问题困难的关键,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全党工作提供了重要思想引领和行动指针。
5、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习近平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
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
这些论述和观点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我们要坚持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6、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习近平就依法治国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强调要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法治国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坚持司法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些论述和观点体现了我们党依法治国的坚强决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7、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习近平强调,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人民就幸福安康。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明党的纪律,首要就是严明政治纪律,必须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必须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这些论述、观点和要求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中央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
8、反腐倡廉,常长抓
习近平强调,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反腐倡廉关键在于“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体现了中央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的坚定决心。
9、其它
走和平发展道路:
“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唯物史观和辩证法:
“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发展的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习近平还就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重要问题,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
5月15日,习近平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将推动各国共同坚持和平发展。
讨论交流:我对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
小结: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既有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又有实践的总结与发展,既有立足于发展全局的宏观认识,又有着眼于操作层面的具体部署,既有浑厚的历史底蕴,又有丰富的时代内涵,是高度的政治性、理论性、系统性与针对性、指导性、贴近性的有机统一。
贯穿着马克思主义观点和党性原则,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芒,充满着合党心、顺民意、鼓士气的巨大感召力,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和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顺应了当今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了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顺应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
对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将在全党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