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通讯员杨宗刚甘霖
这是一次灵魂深处爆发的“革命”。
这是一次融汇党心民心的成功实践。
8个月时间,106家单位、707个基层党组织、1.4万余名党员干部分期分批投入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思想和灵魂受到了深刻洗礼。
县委常委率先垂范,县“四家”领导以身作则,各级党组织“一把手”主动摆进去,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认真、严格、深刻、实效”,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实现了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密切干群关系、保持“两为”(廉洁为官、事业有为)本色的目标。《湖北日报》、省市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多次对我县活动经验进行推介报道。
坚定信仰明宗旨补思想之“钙”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决好党员干部的信仰、宗旨问题,是各级党委的首要之责。
2月19日,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召开,县委书记余春存明确要求:“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教育。”随后,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在全县轰轰烈烈地开展。
县委把学习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将县“四家”领导班子成员等38名县级干部纳入县委中心组(扩大)学习,开展“集中夜学”15次,组织县级领导干部撰写体会文章40余篇,安排35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联系点为基层党员干部作学习报告,用实际行动以上率下,带动全县掀起学习热潮。
我县邀请省市专家学者为领导干部作专题辅导讲座,从县直有关单位抽调理论水平高、授课经验丰富的精干力量到全县开展巡回宣讲,对106个参加活动单位的707名党员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理论学习考评测试,对全县640名村(社区)、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了为期3天的集中培训。
为确保参学人员“一个也不能少”,县委积极在广覆盖上下功夫。全县累计发放学习资料1.7万册,组织各类专题(集体)学习1万余次,开展“践行群众路线”大讨论825场次,开展“假如我是服务对象”讨论687场次,举办为民务实清廉讲座147场次。
与此同时,县委敞开大门听取群众意见,在不断反省中增强党性。县委常委按照职责分工,召开多个层面代表座谈会听取意见;县“四家”领导结合全县开展的“五进五问”活动,深入基层“面对面”交流,广开言路。据统计,县“四家”党员领导干部共深入企业农户120多次,召开教育活动征求意见座谈会153次,发放征求意见表5000余份,共收集意见建议575条,通过梳理整理后归纳为138条。各级党组织召开征集意见座谈会1454场次,参与征求意见2.3万人,共征求到意见1.4万条,梳理汇总意见4595条。
深查细照真批评挖问题之“根”
“大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揭短亮丑、见事见思想,做到了开展批评以诚相见、相互批评有‘辣’味、剖析思想触及灵魂、整改方向明确务实。”7月22日,省委第三督导组组长张建仁对县委常委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给予高度肯定。
一同出席会议的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师永学这样称赞道:“竹溪的民主生活会主题鲜明,直来直去,批评是最到位、最真诚的。会议始终围绕‘四风’,主题非常明确;发言大胆坦诚,没有顾虑,直接以问题导入,没有添油加醋,直捣‘穴位’,直至脸红出汗。”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县委常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之所以能够开出高水平、高质量,体现“整风精神”,充满“辣味”,为全县各乡镇、各单位树立良好标杆,得益于县委——
为聚焦“四风”,找准突出问题。县委常委率先垂范,认真从灵魂深处查摆自己在党性修养、宗旨意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实对照中央指出的22种表现形式,坚持从群众反映的切身利益问题、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案例、信访案件、基层暴露出的问题中反思自身的问题。
为做到问题谈通谈透,不留“后遗症”。县委主要领导与各常委开展了一对一、面对面、对焦距、抓要害的两轮谈心谈话,班子成员之间交叉进行了两轮谈心交心,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还与各自分管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开展谈心,诚恳征求批评意见。
为探本求源,找到“病灶”,挖出“病根”。县委书记余春存主持起草了县委班子对照检查材料,每位常委自己动手撰写个人对照检查、反复修改,真正做到了自画像准确,整改措施具体。民主生活会上,自我批评直奔主题,共检查了287个问题,常委们跟自己较真,对自身的缺点、错误不偏袒、不原谅、不留情,一“风”一“风”的查,由表及里解析,提出了切实管用的整改措施;相互批评开门见山、辣味十足,共提出批评意见231条,做到了“讲党性不讲面子、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公心不讲私心、讲真话不讲套话”。
一轮轮思想和精神上的洗礼,弘扬和发展了党内政治生活的优良传统。到9月下旬,全县707个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全部召开,应参加民主评议的党员14874名,实际参加的党员14530名,6025名党员评定为“好”等次。
动真碰硬抓整改除作风之“弊”
官风正则民风淳。
活动启动以来,县委始终将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集中解决“四风”问题,积极化解民生困难,以良好官风带动民风改善,赢得了群众广泛认同和赞誉。
——精减各类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116个,取消许可类行政审批事16项,公开和简化办事程序单位35个,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单位41个,减少群众负担200余万元。
——查处“吃拿卡要”、“庸懒散拖”、公款旅游、公款宴请及违规购买禁令物品等奢侈浪费问题15件(次)。
——清退低保1246户1489人,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21起,清理兑付农民工工资2400余万元。
——查处“带彩”参赌涉赌案件5起,给予5名党员干部党政纪处分,清理规范了9名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
——清理超标、超编公车43台,清理、腾退办公用房158间,全县“三公经费”支出与上年同期下降40.4%。
在抓好作风改进的同时,县委突出问题导向,切实加快“两馆一中心”、急救中心、县城田径场、新增3个平价超市、增加公交车班次等最贴近民生的“十件小事”建设;组织实施农村中低压配网建设和改造,着力解决部分偏远乡镇“冬天炉膛不红,夏天电扇不转”等现实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取信于民、惠及于民。
到10月底,全县已累计投入6亿元资金,用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其中,建设安全饮水工程15个,惠及4万群众;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44公里;改造或修缮学校24个,帮扶贫困学生8961人;开工改造棚户区13.36万平方米,新建保障性住房600套;举办招聘会3场,促进5648人就业,帮助失地农民435人;新建或改造村级医务室16个;改造城区旱厕、公厕6个;新建或改造便民服务中心25个;改造堰塘35口,新建拦河坝28座,新建改造提水泵站10座,城乡群众“饮水难、出行难、上学难、住房难、就业难、看病难、入厕难、办事难、灌溉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践行群众路线永无止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当前,县委在联系服务群众、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已修改完善了19项制度、废止了10项制度、新建10项制度,涵盖反对铺张浪费、公务接待管理、规范行使权力、联系服务群众等诸多方面。而这,必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必将为我县在新时期加快推进“绿色崛起”提供不竭动力。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