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镇中心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竹溪新闻网讯(通讯员邹琪林)“凤凰鸣矣,与彼高岗”,初秋的中峰镇中心学校,花叶菊开得正艳,各种树木正茁壮成长。
走进校园,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造型别致、气相宏伟的钢化大门,远远望去,犹如一叶风帆乘风破浪,熠熠生辉。
校门两侧摆放着杜鹃、海棠、腊梅等盆景,枝繁叶茂、花团锦簇,迎接着全校师生以及远方的客人。
沿着山坡,拾级而上,垂柳依依,清风扑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励志景观石碑巍然矗立在校园生态林边,红白相间的教学楼在青山、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愈显挺拔,阶梯式花园里小鸟枝头啁啾、彩蝶翩翩飞舞,醒目的校园文化墙为校园平添了浑厚的文化氛围……这是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中峰教育嬗变的一个缩影。
软硬建设齐抓共进
均衡教育是什么?均衡教育是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学校间教学设备配备标准的统一,是薄弱学校实现规范化建设,让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在办学条件上基本平衡。
“软硬件设施严重匮乏,电脑室、图书室、实验室、音乐室等功能室形同虚设;碰到下雨天,操场就成了一片烂泥,全校的体育课都要取消,晴天则尘土飞扬……”,这是几年前中峰镇中心学校办学条件的真实写照。
当历史的指针指向2012年,中峰教育的史册翻开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的一页。
2012年,全镇D级危房全部拆除,中学、清凉小学、金叶希望小学、花桥寺小学老教学楼改建工程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校安工程启动,太阳能学生公寓、多功能餐厅全部装修一新,教师周转房彻底解决了教师早出晚归、风雨奔波之苦。
2013年,青凉小学乡村少年宫正式投入使用;中学标准化运动场工程正式开工;全镇所有学校都配齐了标准学生课桌凳,每一个教室都全部安装了“班班通”多媒体电教设备,实现了校园网络及广播全覆盖。
2014年,青凉小学塑胶运动场和综合办公楼工程即将竣工;金叶希望小学环形跑道建成并投入使用;花桥寺小学全面实施了场地硬化及排水工程;中学新建了一座雄伟壮观的钢架校门,修缮了篮球场及跑道,完成了占地30余亩的综合运动场的平整,新建了崭新的猪舍和大型沼气池,综合办公楼工程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全面实施了校园阶梯状立体绿化工程并于3月被评为“湖北省绿色文明校园”。
阳光下,均衡发展后的中峰校园,犹如一颗颗洗去铅尘的明珠:美丽的花园、高大的教学楼、时尚的体育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书盈四壁的图书室、装备完善的实验室……无不为师生提供了愉悦工作和学习的广阔天地。
特色教育百花齐放
均衡教育是什么?均衡教育是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上的均衡。
中峰镇中心学校在软硬办学条件基本实现均衡以后,及时启动了特色素质教育建设,塑造阳光心灵,践行幸福教育,让教师品味精彩人生,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让全镇的义务均衡教育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质的飞跃。
特色教育情趣盎然。编写了《贡米之乡?育人沃土》等校本教材,并走进了全镇各校的课堂。开齐电脑、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让每一所校园都飘荡着歌声、笑声和朗朗的读书声,让欢声笑语陪伴着学生快乐成长。中学和三所完小成立了田径、球类、器乐、棋艺、演讲、合唱、美术、书法、奥数等“大课间兴趣特长班”,让每位孩子每天至少阳光运动1小时,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每周四下午,校园里就会汇聚成欢乐的海洋:跑道上学生在练习跑步,球场上球艺班的学生在苦练球技、舞蹈班的学生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在翩翩起舞、器乐班的学生敲起了欢快的腰鼓,三用堂前合唱班的同学在练习合唱,功能室里同学正在老师的指导下为自己的作品着色,教室里书法班、棋艺班、演讲班、奥数班的同学正神情专注地倾听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这些是该校实施特色办学以来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德育教育润物无声。全镇各学校以学生养成教育为抓手,强化雅行教育、孝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健康阳光、永攀高峰的精神风貌和意志品质。中学还让德育“星级评价”走进校园,学科教师“堂堂评”、值日老师“天天评”、班主任“事事评”,学习星、文明星、才艺星、运动星、卫生星、科技星、合作星等绿色评价让学生在校园里焕发出无尽的活力。
“五步课改”充满生机。该校在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学,教,练,评,悟”五步课堂模式。变革,必然伴随着摒弃旧习惯的阵痛,但也会有迎来新生的快乐,课堂上因凝眉思考而倍加专注的眼神、讲台上因头头是道而更显自信的神采、小组中因互帮互助而愈发融洽的氛围……这些都是该校自推行“五步”课改以来,课堂上的新风景。
一路欢歌一路成长。中峰镇中心学校特色素质教育正渐渐走出了一条返璞归真之路,有效激活了素质教育的一池春水。“课内比教学”已成为教学常态,多位老师的教研论文荣获各级大奖,多名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得了大奖,中考成绩也始终位于全县前列,并多次荣获“中考质量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
关爱工程阳光普照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就是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条件,让每个儿童在同一蓝天下成长。
播撒真爱,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为了使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受到均衡教育,不留盲点,该校积极落实“课外访万家”活动,积极组织社会团体、爱心人士、教职工成立“爱心基金会”和“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在门卫室及办公室设置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的爱护和温暖。
认真落实国家“营养餐改善计划”。 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保证将生均每天3元的营养补贴吃到学生嘴里,切实把学生营养餐工作打造成为惠民工程、放心工程、阳光工程。
一路关怀一路情。在全镇各校的厨房里,保温箱、消毒柜、绞肉机、蒸饭柜等器具一应俱全,到处流露着现代化的痕迹。中学安装了太阳能恒温热水系统,让全校住宿生在校每周至少能洗一次热水澡,给孩子送去一片清爽。中学和清凉小学还引进积极资金,开垦学农基地,开展“小猪栏”的创建活动,解决寄宿师生吃放心肉和放心菜的问题。继中学“放心食堂,文明寝室”被市后勤办顺利验收,2013年中学又被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学校后勤保障‘四个创建’活动先进学校”。
“吃营养餐,洗热水澡,享受生本教育,实现快乐健康成长”。该校的这一系列贴心关爱举措切实让孩子们享受到了集体的关爱和温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均衡教育的要义。
沐浴着均衡发展的春风,孩子们感激:“学校生活温馨而快乐!”老师们感慨:“终于告别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古老历史,真正走向了无尘网络教学时代。”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幕幕热火朝天的建设画面,一件件均衡发展的爱心工程,一幅幅美丽的特色教育画面,一张张快乐幸福的笑脸,几百个日日夜夜,中峰镇中心学校和县域均衡教育发展一起成长,像鲜花一样精彩绽放,不断缔结着均衡教育发展的硕果,续写着新的辉煌。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