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龚世军 胡雪丽)在汇湾镇白果坪村梯子垭尽头,有一处历经数百载,天然形成的古岩洞,因为四周鲜有农户居住,故很少有人踏至光顾。
九月下旬,伴着绵绵的秋雨,记者随同汇湾镇熟知通达该岩洞路况的几位朋友,一同前往这个神秘的洞穴一探究竟。
经过约20分钟车程后,我们来到海拔约1300米的山腰上。近百年来,因少有人迹,通往古岩洞的小路已被茂密的植被遮盖的严严实实。熟知该路况的朋友凭着儿时的记忆,带着我们一路披荆斩棘,经过约40分钟的徒步行走,终于来到这个令人向往已久的洞穴“大门口”。
该古岩洞洞口呈半圆形,直径约为10米,两侧自然形成石鼓,用石头击之回音清脆动听,绵延不绝;往洞内行之,洞内逐渐呈缓坡上升地势,自上而下时高时低的洞体中有一股长流倾泻而下,帘水击崖,银花四溅;岩洞顶部与四周生出鳞次栉比的有如当地村民口中所称形如“牛肝马肺”的钟乳石,千姿百态,奇幻迷离,十分壮观。特别是一处天然形成的两层楼阁,竟似仙人居所,间停呼吸间,细听洞顶石笋尖点滴坠入洞中几处深潭叮咚如古筝作响的凝水,不禁让人如入仙境,浮想联翩。因天色渐晚,加之未带灯具,探至洞内约20米处便返程行至洞口。据介绍,该洞人迹可至四川,洞体时宽时窄,最窄处约4米,洞内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气候甚是宜人。
后回镇上,在与当地年长者攀谈中了解到,当地往年每遇旱灾之时,村民便常带果盘美酒来此洞口,虔诚跪拜、放鞭祈福,故此洞中小溪流水经年不断,即使遇暴雨冲刷,洞内沁水仍清澈香甜无比。另外,此洞曾经是竹溪盐客挑盐出陕入川“古盐栈道”的必经之地,夏日炎热,易耗气伤津,无需任何处理便可直接饮用的溪水入肺不仅能消热解暑、生津止渴,而且能消除烦渴,洗涤胃肠,祛除毒素,促进代谢,治病强身,故此地即是那时盐客们钟爱的歇脚纳凉之地,也是曾经当地敬畏鬼神之说居民治疗小病小痛的最佳去处。
该镇党委书记曾辉告诉记者,目前,正准备将该古岩洞项目进行申报,及早将其开发出来,让更多的游人一睹为快。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