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打好“保水质、迎调水”百日攻坚战侧记
通讯员朱乐奎
今年8月以来,我县围绕“保水质、迎调水”目标,按照“整合资金、落实要求、强化责任、督导管理”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搞好综合整治的总体要求,以加快推进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推进竹溪河治理攻坚和生态家园建设,集中8、9、10三个月时间,举全县之力打一场“保水质、迎调水”百日攻坚战。
推进保水质项目建设
为确保一河清水入库,我县不断对县污水处理厂设施完善和改造升级,全力加强管网修复,确保城区污水收集率达到85%以上,排放达标率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当前1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厂区场地平整基本完成,污水管网铺设有序推进,共铺设管网4654米,做检查井109个。
2013年3月,我县在城关镇温泉沟村新建垃圾处理工程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今年8月28日该工程正式建成,9月垃圾已入场试运行,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垃圾158吨,总库容83.4万立方米,采用的“混凝沉淀+MBR+纳滤+反渗透”处理工艺,可实现达标排放。计划在完成竣工验收后,城关垃圾场将投入正常使用。4个乡镇垃圾处理项目已完成场区选址、征地及工程监理招标、施工图设计、林地批复等工作。为确保溪城人民吃水安全,龙坝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已完成招投标、投资计划下达、施工图设计。
煤矿、非煤矿山、危化企业作业现场水污染治理稳步推进。全县已治理煤矿8家、非煤矿山16家、危化企业3家,分别占治理任务的72%、57%和60%。
推进生态新家园建设
我县结合“六城联创”,制定竹溪河流治理、美化街容街貌、生态修复等10项具体任务,成立10支生态专班,抓好工作落实。全面清理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库周村落、单位庭院等卫生死角,根除农村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和畜禽乱跑“五乱现象”,设置车辆停放设施规范自行车、摩托车停放。基本实现房屋美化、道路硬化、庭院绿化、路灯亮化、饮水净化、娱乐广场化、食品无害化、能源清洁化。
高速公路沿线裸露山体生态修复全面启动,已完成喷播面积35亩;G346国道、水向公路施工路段已制定详细的生态修复方案。完成兴界公路栽植刺槐5000余株,鲍双路沿线栽植马褂木1000株、华山松6000株,白竹公路沿线绿化率达到100%。县公路局植绿补绿工作与公路大中修等工程同步进行,做到植绿补绿与工程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推进“清水行动”保清水
我县经国家、省、市督查发现的10个环境问题基本整改到位;9个工业点源污染治理项目正在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对竹溪河进行“截污、清污、减污、控污、治污”综合治理,现在已阶段性可达Ⅲ类水质,达到“不黑不臭,水质明显改善”的目标。
先后关停“十五小”企业12家,清除库区二级以上保护区的网箱养鱼,建设环库隔离带,在龙坝水库水源保护区建设防护网1.5千米,水源保护警示牌30块,同时修复排污管道和管道检查井等。
为了实现南水北调这个共同的目标,竹溪大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保水质、迎调水”的攻坚战。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不久之后,竹溪河的一弯清水进入北京的梦想必将实现。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