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城关镇水寨小学柳垂山
“教好每一个孩子”与“教育关爱工程”,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目标。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学校的留守儿童也明显增多,也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更多考验。为了使留守儿童、学困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仅靠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凑效的。须在学校的主导下,赢得家长、监护人、辖区干部及社会知名人士等的广泛参入和支持,从而形成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统一战线”。回顾我们学校过去的关爱工作,结合目前的实际,如何将此项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在关爱水平和质量上,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目标,笔者谈谈个人见解。
第一,大处着眼,健全机制。学校要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到关爱工程的重要意义。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做到底子清楚,方向明确,全员覆盖。学校应与班主任、科任教师签订责任书。同时,学校在关爱方案中,应凸显一系列关爱活动,如“结对帮扶”、“校园如家”、“爱在身边”等,使老师和学生能有效互动,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感受到胜似家庭般温暖。
第二,小处着手,关爱到位。有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制度、计划,就要付诸实施,不能成为一纸空文,学校要有监管机制。要像教学常规一样,经常检查落实情况,并纳入绩效考核,量化打分。譬如,我们学校本学期把留守儿童分解到人、责任到人, 要求教师在关爱留守儿童的过程中,每周须做到“五个一”即:一次家访记录;一次亲情电话;一次心理交流;一次学习辅导记载;一次生活上的过问。其效果不言而喻。
第三,多方联动,不留空档。无论是寄宿制学校,还是非寄宿制学校,光靠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管理是很有限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应时常积极主动地与监护人、辖区干部、知名人士保持沟通、联系,便于共同关爱、管理留守儿童,真正做到校内老师爱、校外有人管、在家有人问。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监护人是爷爷和奶奶,他们缺乏一定的教育方法,或溺爱,或粗俗,容易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因此,老师在和他们沟通时,很有必要向他们灌输科学的教育方法。
总而言之,只要老师、监护人、辖区干部、知名人士等都拥有一份爱心,留守儿童的夜梦会更加香甜、明天会更加美好!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