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尚古 实事求是
□孟正圣
甲午清秋,八月二十七日下午,时顾娇娇到文联。我偶遇文联主席修军,教育局工委书记郭建设与几个诗友。多年未见书记,书记要给我作字留念,说写的字就想好了。我素慕先生草书,乃山城之冠也,然从不敢开口,今日幸会,可遇不可求也。于是修军、修林、延峰与我,随书记到沈传平馆长家,书记、馆长挥毫泼墨,我与延峰受宠若惊。回家展于茶几,拍摄于是。
修学尚古 实事求是
“修学尚古,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德传》。原句为“修学好古”,书记念我崇尚古代优秀文化,而又浸润不够,实事求是,故改“好”为“尚”。刘德是汉景帝刘启的十四个儿子中的一个。封在河间为河间王,死后谥献,所以称“河间献王”。他一生酷爱藏书,曾从民间收集了很多先秦时期的旧书,并且整理得整整齐齐。他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使很多读书人深为赞叹,都愿意和他一起进行研究。刘德收藏古籍,有不少是出了高价收买来的,因为自从秦始皇焚书后,古文书籍比较少见。他不仅收藏古旧书,而且进行认地研究整理。因此,东汉史学家班固在编撰《汉书》时,替刘德立了“传”,并在“传”的开头对刘德的好学精神作了高度评价,赞扬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思是说,刘德爱好古代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十分认真,总是在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以后,才从中求得正确可靠的结论来。现在,人们运用这个成语,一般是指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也有指说话、办事符合实际情况,既不夸大,也不缩小的。
此条幅,笔力遒劲,敦厚大方,既彰河间献王传承文化之德,又寄当今教师之厚望,是我辈教育学生修身求学之要。
诗无双
因为是几个诗友,自然谈了许多关于诗的话题。诗当有感而发,不作无病呻吟。书记谈兴很高,回顾过去说,对诗歌没有研究,但也有佳句。过十八里长峡,适逢长峡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际,又感长峡四季凉爽,男人出门不晒太阳,女人不抹雪花膏,因而诗有佳句:“长峡不四季,气候天上来。”实乃大气磅礴,浑然天成。还有“一花一木总关晴,只有一叶不向阳”,感时伤人,亦是了得。
其间,就成立竹溪诗词协会事宜作了商议,书记力荐修林为主席,大家都认为是不二人选。于是议论风生,波澜再起。
在文化馆,建设书记给我题了“诗无双”几个狂草,并落下款。我想我虽写了几首歪诗,是有点爱好,偶尔为之之事。“诗无双”,不是对我而言,是就诗歌这种文学样式来说的。尽管这样我连忙申明不可出现我的名字,不然这幅字我就挂不出来了。传平馆长盖了书记的印章后说,虎边略显富裕,可再题两行小子。议论的结果是:“谨为竹溪诗词协会成立之际受修军委托而作。”此款为传平行书,又加一章。后东风高中文友张春华老师赞曰:“狂草实在了得,行楷温柔敦厚!”小小一幅斗方,聚我邑两位大师行草之合璧,真是千古佳话,幸甚至哉!
崇文尚德
说话间,建设书记给延峰题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传平馆长题了“学海无涯”。前者笔走龙蛇,澜石扑街,后者实枯相间,枯藤绕树,各有千秋。
传平先生欲给我题字,还没想好,文联主席修军,成竹在胸,脱口而出:“崇文尚德。”知我者,修军也。
传平先生铺纸捻笔,一气呵成。其行楷温柔敦厚,端庄大方,堪称一绝。题款印章于中,行草了了,不拘一格,实乃方家游刃有余。
“崇文尚德”是体现德治、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的文化自觉。当然,“德”与“文”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被不同时代的思想者赋予了不同的价值内涵,但其精神内核与基本的价值判断却是一脉相传的。
个人与时代,家庭与社会,只有崇文尚德,才能有内涵式的发展之路。(作者单位:竹溪县实验中学)
又是一年桂花香
◇邹琪林
秋风乍起,天气渐凉。
秋雨绵绵,不经意间空气中突然渺渺飘来了一阵浸润着淡淡清甜的幽香,我知道,这样的清香,只有桂花了。
又是一年桂花香!暗浮的幽香默默妥贴着我的身体和心灵,渗透着秋天特有的清爽,一丝一丝沁入心脾,让人由内而外的轻盈起来。
走向阳台,阳台上的桂花树上早已开满了淡黄色的小花,羞羞涩涩、半遮半掩在茂密枝叶间,纯净而小巧,自然散发着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美艳。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凝视着这一抹淡黄,一丝丝若有若无的幽香从衣袖、皮肤、耳鼻慢慢浸入你的骨髓,深入你的灵魂。那香气恬淡而幽雅,浓郁而热烈,在心底升起又沉入,氤氲的芬芳一路撒在年少时温柔的梦里。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少年时印象里的桂花总是和中秋月圆联系在一起的。每逢中秋,和家人在一起品着月饼,望着圆月,总会莫名想起月里美丽的嫦娥仙子,还有那砍桂树的吴刚和孤单的玉兔,为他们这种凄凉感到不值和遗憾。悠悠花香,浓浓相思,留在年少记忆中的几乎全是美好。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的生命极为短促,最长不过三天,但它们却把生命的精华浓缩在短短的两三天里,将积蓄了一整年的幽香整个儿弥散在空中,在人们心中留下一片芬芳,然后无悔地飘落。
这才是真正的生命啊!相比桂花而言,又有多少人生命无悔呢?生命中有些人就像桂花一样,没有华丽张扬的外表,却永远散发着温馨,用自己的美去唤醒一些东西,涤荡一些东西,即使散落于尘,也要保持自己的本色。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如今,明月依旧是那轮明月,而我却已不再是当年那沉浸在故事中的小孩了。
又是一年桂花香。岁月留下的,是汲取,是永远烙进心底的遗憾;花中溢出的,是积淀,是愈发浓郁的醇香和回忆。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