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贞林 通讯员 徐建兵
本报讯 记者昨从市教育局了解到,近期我市出台6项举措,从控制作业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规范招生入学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等方面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营造和谐的办学环境。
控制作业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市教育局要求各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得以任何借口挤占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的课时;要对学生作业量进行总体协调和严格控制,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作业应在课内完成,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半小时;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的课外作业,要求大多数学生能在1.5小时之内完成。
进一步规范招生入学管理。任何学校不得拒绝片区内符合就读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读,不得擅自跨片区招生。不得因为学生未完成布置的学习或其它相应任务而拒绝学生报名,学生入学后,不得擅自让学生停止上课。
每学期坚持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对不同家庭实行分类家访,特别是对特殊家庭要重点家访,对其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进行深度的了解和把握。
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教师不得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直至撤销教师资格。
进一步规范收费、教材、教辅征订工作管理。各学校在收费时,要向学生及家长及时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范围和投诉电话。对于指定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就读的初中、小学,在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就读时,必须让他们享受与片内学生同等的待遇,不得额外收费。严格按照省颁《用书书目》征订教材和教辅资料,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向学生摊购或要求学生统一购买征订目录以外的教材、教辅资料。
市教育局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定期或不定期通报违规情况,对辖区内存在违规办学行为及重大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