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余春存县长余世明等先后陪同考察并出席专题讲座和座谈会
(记者刘安西秋实胡雪丽)11日至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樊明武,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罗俊,省“百人计划”专家、武汉德诺美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研究员邱启裕,省“百人计划”专家、武汉益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夏献民,省“百人计划”专家、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有限公司特聘专家刘滨磊,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梅刚华,湖北大学教授马立新,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教授缪礼鸿,楚天学者、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刘善堂,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旅游系主任、副教授李星明等院士、专家到我县考察,并开展咨询服务活动。
省人社厅副厅长董长麒、省委组织部干部三处主任科员丁会林、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副主任科员王艾,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余香合、市委人才办主任黄五清等陪同考察。
县委书记余春存,县长余世明,县领导杨武、金玉心、彭艳、蒋波等先后陪同考察并出席专题讲座和座谈会。
专题讲座
对接座谈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樊明武作专题讲座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罗俊作专题讲座
各位院士、专家先后深入八卦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蒋家堰镇关垭楚长城遗址、敖家坝生态农业示范园,水坪镇大石门生态旅游观光园,竹溪民俗博物馆,梅子贡茶业集团,泉溪镇,新洲乡等地进行考察,现场开展技术诊断和咨询服务。
初秋的竹溪,天蓝地绿,万山葱茏,一尘不染。一路考察,各位院士、专家对我县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赞不绝口,一致盛赞竹溪山美、水美、人美。竹溪生态保护非常好,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高,山青水秀,空气环境质量好,是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绿色环境不仅是竹溪人的财富,而且是人类大众的财富。竹溪是“生命的绿色”的代名词,一切都是天然的没有污染的,一切物质都是绿色的清爽的,是世外桃源、人间天堂。樊明武、罗俊等院士、专家说,竹溪太美了,他们不仅还要来竹溪,而且要广泛宣传竹溪,让更多的人来这里享受绿色之福。
考察期间,樊明武、罗俊两位院士应邀作了专题讲座。
樊明武院士结合在我县实地参观考察所见所闻所感,对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特色产业培育等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对我县在加强生态保护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显著成效高度赞誉。他说,竹溪地处秦巴深山,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承担着“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光荣使命。竹溪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好的资源也是生态。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省、市实施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等战略机遇,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珍贵的山水资源,把“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写在发展的旗帜上,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竹溪良好的生态环境、清新的空气、优美的农村环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足以说明竹溪在生态保护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甚至牺牲了短期的经济发展,不过换来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效益,这是值得的。
罗俊院士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深入浅出的阐释了“规划”与“执著”的关系,给人以启迪。他说,规划是一个较长的时间概念,规划时间跨度越长,越需要站位高远。在现实中,实现规划目标不可能是直达的,可能要绕很多弯路,甚至需要放弃很多东西。所以,规划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具有战略性,是管长远的,将会影响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现在做出的规划就应该想到承担未来的责任。规划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实现规划的过程中,要盯住既定目标,一步一步的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并抵制住“不为”的诱惑,甚至要牺牲很多其它的短期利益。就像竹溪狠抓生态保护那样,关闭污染企业、关闭矿产开发企业,虽然减少了收入,但换来的是青山绿水、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资源。规划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必须达成广泛的共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岗位的人的主观能动性,让更多的人把实现规划的奋斗过程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规划的第四个特点就是要执着。执着的前提是自信,这样在执行规划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就会坚持下去,就不会轻言放弃。
余春存代表县委、县政府及与会人员,对樊明武、罗俊两院士精彩讲座表示感谢。他说,两位院士的讲座,对我县的发展给予了认可和前瞻性点拨,让我们获得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特别是让我们对“规划”有了更深的认识,使我们更加明确了什么是“有所为”、什么是“有所不为”。多年来,县委、县政府从建设生态大县,到建设“大交通、大水务、大生态、大旅游”,再到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这些阶段性的规划,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在一步一步的为实现生态保护这个长远规划而努力。余春存指出,竹溪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聆听讲座的同志达成高度共识,同心协力地做好当前的工作,为实现长远规划去破解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14日下午,我县举行绿色崛起院士专家对接座谈会。对接座谈会上,县内相关企业、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介绍了茶叶、魔芋、黄姜清洁生产、旅游等产业发展情况,并就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与专家进行零距离咨询和探讨。各位专家围绕项目需求,结合各自研究的专业领域和从事学术研究实践经验,就如何做大做强我县旅游、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提出了可操作性建议意见。
如何更有效地发展旅游、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邱启裕认为,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把“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广泛引入大量的高端人才和精尖技术,从而加大原生态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为加快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要加大生态资源保护力度,用青山绿水吸引客商的眼球,不断促进项目与资本有效对接。
如何做好魔芋、茶叶、黄姜精深加工等相关产业,夏献民、梅刚华、马立新、刘滨磊、缪礼鸿等一致认为,竹溪虽然地处偏远山区,但发展决心坚定,创业热情十足,全县上下不等不靠、积极作为,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科技研发、生物医药等产业,并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县委、县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科技研发支持力度,及时为企业解决需要帮助的困难和问题,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各企业要加大产品精深加工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传统产业市场竞争力,研发新品种和畅通销售渠道,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如何做好农业发展、旅游、环境保护等工作,刘善堂、李星明等认为,要进一步整合项目、捆绑资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培育优势产业。进一步帮助贫困地区完善新农村发展规划,用科学的眼光发展观光农业,让偏远地区群众尽早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要着眼长远,保护好珍稀动植物,保护好生命屏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李星明还从发展定位、文化挖掘、主题提炼、产品体系、市场营销等方面,对竹溪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行了指导,建议以“中国心?生命绿”为主题,打造竹溪生态旅游品牌。
对接座谈会上,各位专家们纷纷表示对我县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我县相关企业就如何做大做强产业与专家达成共识。邱启裕表示,支持竹溪创建院士专家人才工作基地,引入更多高层次专家人才支持竹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植物提取行业最前沿的、最新的研究成果信息,SCI论文检索,高校数据库资料查询。梅刚华表示,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将免费提供核磁共振仪,对茶叶、道地中药材等植物功能性成分进行检测,并提供技术指导。马立新表示,支持魔芋的深度开发、精深加工,开发魔芋保健品,魔芋葡甘低聚糖规模化生产的技术引进。缪礼鸿表示,为创艺皂素公司提供黄姜皂苷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刘善堂表示,为创艺皂素公司厌氧塔设计方案提供技术指导,介绍引进企业家投资竹溪教育事业,创办双语学校,资助部分贫困学生。
余春存在座谈会上说,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县能邀请到各位院士、专家,为竹溪科学发展“问诊把脉”、“传经送宝”,我们非常感谢和珍惜。余春存指出,此次院士、专家来我县考察,开展咨询服务活动,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搭建起了引才借智、科技研发、项目合作、信息交流、成果转化的渠道和平台。各位院士、专家分别从产业规划设计、人才引进与培养、企业与科研团队合作、市场营销管理等方面,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全新的理念和建议,为推动我县加快转型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下一步,我县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结合产业建设实际,进一步创新合作交流方式,与各位专家深入开展“一对一”、“一对多”项目合作,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建设。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