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子墨
竹溪的很多乡镇都依山傍水,但是对于新洲乡,我却有着特别的情愫。每当因为工作来到新洲,看到今日清新美丽的库区新镇,眼中却总是浮现出那已经被淹没的新洲河和山区小镇。那些已经逝去的景致承载了我年少时很多美丽的回忆,但是不曾忘却的却是仍在这里生活的新洲人,今天他们生活的如何我仍时常关注。
随着移民搬迁,新洲人的生活越过越好。虽然不曾走近他们,但是,听到的、遇到的、看到的、熟悉的、不相识的,每每听到这里的乡民的消息便觉得亲切。
在新洲,至今还住着我家的一对老朋友,他们本是别个镇的人,因为生计迁到新洲,一住就是20多年,如今他们一家已经融入了新洲,生活越过越好,成了地地道道的新洲人。他们生活的变化,伴随了整个新洲的变迁。
新洲是我县中部的一座典型山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代又一代的新洲人用勤劳和坚忍创造着幸福的生活。朋友小付夫妻俩就是如此。听小付说,刚来新洲时,他们勉强在老街开了家小商店。从最初的几样简单商品到蔬菜、水果、衣物、日杂样样都卖,现在,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才知道,为了拉来更多的生意,小付的丈夫小周经常给山上需要商品的农户送货,并换来农产品转手出售,一举两得,渐渐地农户也认准了他们家的商品。由于夫妻俩为人随和、热情,每到镇上采购,住在山上的农户们常常喜欢在他们店里边购物边歇脚。每到夏天,当我在亲戚家小住的日子,总会看到在他们家采购商品山里的农民,他们被太阳晒后的黝黑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知足的的笑容。那时,我时常在想,或许这就是中国典型的农民,坚韧中透着知足!
后来,伴随着潘口电站的建设,新洲老镇已经淹没,在重新建设的颇有水乡特色的山水小镇里,早已不见过去陈旧的印迹。那山已经变成了那水,那里的人他们生活还好吗?
趁着“网友走进美丽新洲”采风活动休息的时间,我再次去看望了老朋友小付夫妻俩。听说他们现在已经住在新街上了。在一条条规划整齐的街道中,我看到了正在向顾客卖货的小付。依然是曾经那灿烂的笑容,谈及现在的生活,小付颇为自豪地指着装修一新的三间门面房说,这是几年前集镇搬迁时花了二十几万买的,去年又在城里买了套商品房,现在新洲的经济生活条件好了,在这儿生活了二十多年,他们不打算再回老家了。问及丈夫小周,她高兴地说,孩子爸已经不再天天往山上送货了,现在也在集镇上开了一家卖瓷砖和铝合金的建材店。原来这几年,因为移民搬迁,盖新房的农户越来越多,山上的农户也兴安装地板和铝合金门窗,凭着原来的老关系他们的生意很不错。她还说,原来山上的乡民现在都改行做渔民了,天天在水面打鱼、养鱼,生活都过得有滋有味儿!
听着小付娓娓述说着现在的生活,看着集镇上规划整齐的路灯、人行道、绿化带,还有那装修靓丽的大超市和服装店,我深深地感触,在山与水的转换间,新洲乡民的生活发生了飞跃,这一切来源于适应环境、依托环境,从而创造了现在幸福的生活。
随着“网友走进美丽新洲”采风活动的结束,我们乘车离开时已是华灯初上,三三两两的乡民们此时已经在集镇生态河堤上散步,广场上跳起了广场舞。远远看去,新洲的集镇繁星点点。车子在飞快地行驶,那山那水也在视线中渐行渐远,我想,在那片山水中生活的人一定也非常幸福!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