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九项奖励惠及五万计生户
8日,丰溪镇完成160余对青年夫妇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及档案管理工作。“对孕龄夫妇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我县落实的又一项计生优惠政策,今年有1560余对夫妇享受此项政策。”县卫计局局长刘启德说。
近年来,我县为提高计生家庭的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家庭送去奖扶特扶等九大优惠政策,即奖特扶政策对于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每人每年补助720元、960元、1200元;农村独女高考加分政策,农村独女在省内高校、重点高中录取中分别给予10分和5分奖励的基础上,对考取一本、二本大学和重点高中的农村女孩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的奖励;独生子女保健费,户年120元的标准列入县财政预算,去年为11004户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发放保健费130.4万元;节育奖,我县对农村绝育对象给予1000元的奖励,今年起增加1000元的奖励;免费复通,对绝育后子女死亡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县计生服务站免费进行输卵管复通手术,给受术者2000元的补助;企业861名退休职工3500元的一次性奖励,从去年起县财政分5年落实到位;新农保出口补贴,我县对2039个计划生育户的新农保,每人每月10元—45元的标准落实出口补贴;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做到村不漏人,人不漏项;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享受民政救助、扶贫搬迁、农业开发、农村改水改厕等项目。
为尽量扩大计划生育家庭优惠面,我县还为计生户减免有线电视安装费用、免费借阅图书、优惠疾病治疗费用、对个体经营户减免税费、优先就业、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女孩创业的在培训和资金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等。今年已在县职业技术学校为135名女性提供了技能提升培训,为13名女性创业者提供了87万元小额担保贷款。
据悉,我县出台系列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近5万个计划生育家庭从中受益。(杨大才汪敏)
李再刚的“甜蜜梦”
6日,雨后初晴,养蜂人李再刚迎着第一缕朝阳,走进林下养蜂场地,追寻他的“甜蜜”梦。
今年45岁的李再刚是源茂林场一名林农,去年尝到养蜂“甜头”后,“迷”上了养蜂业,想着养蜂致富。
为了方便养蜂,他把家搬到了山上,同蜜蜂们住在一起。仔细钻研起蜜蜂的“七情六欲”。今年在林场的扶持下,他扩大了养殖规模,向财富梦前进。
源茂林场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森林覆盖率达93.7%,拥有15万亩的山林,是各种野生土蜂生长繁衍的大乐园。原生态的蜂蜜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
去年,李再刚到陕西延安“拜师学艺”,学到专业养蜂“本事”后,林下养殖10箱蜂蜜,挣得5000余元。
蜂蜜甜,他的梦想更甜。今年他拿出在外打工的积蓄,在林场大力扶持下,制作了蜂箱,从网上购买回蜜蜂隔王板、摇蜜机、蜂列子等设备,制作200多桶蜂箱,在林下打点出了一个有模有样林下“蜂家”。
“今年可望采割3000多斤蜂糖,收入可突破10万元。”他满怀信心地说。
源茂林场负责人赵远鹏介绍,李再刚只是该场进行“甜蜜事业”的一个。今年林场对养殖大户实行奖励扶持,户养200桶以上扶持2000元,100桶以上扶持1000元,50桶以上扶持500元。现在养殖户有125户,50桶以上的养殖大户有30户,今年蜂蜜产值可突破150万元。(秦新)
丰溪镇一线联系群众
6月底,界梁村、朝阳洞村河堤相继完工;丰溪村教场坝路段通组公路正式通车……一件件惠民实事直达民心。
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该镇围绕“密切联系群众,破解发展难题”,形成“深入基层办实事、凝聚力量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该镇按照“下基层、解民忧、保民安、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所有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解民忧,镇主要领导不定期抽查驻村情况,听取包村干部解决村级问题、走访民情、化解积案、帮扶情况汇报,以强化干部服务意识,解决实际问题。
打造便民综合服务网络。发放13000份明白卡,公开办事机构、电话、人员、职责;建立村级代办服务制,实行村干部受理代办“一条龙”服务;现场服务,对群众要求办理的事项分门别类梳理确定服务形式,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该镇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强化责任落实。公开承诺“晒”制度,所有干部“晒”工作职责、年度计划;镇村干部实行绩效考评制度,明确责任;实行镇直单位帮扶联系村制度,在送政策、送服务、解民忧的同时,帮助村级破解发展难题。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镇机关干部协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先后为企业协调处理各类问题12件,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余件。(夏蓓)
我县创新财政评审审减三千万
8日,县财政局统计数据表明,上半年该局创新财政评审方法,审减资金3046万元,拧干了项目水分。
县财政局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结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创新评审理念,优化评审程序,拓宽评审范围,确保应审尽审。评审项目范围由原来的县本级财政和融资平台拨款项目扩展到县直、乡镇专项资金项目、部门预算资金项目、BT项目等,确保财政投资评审全覆盖。同时推行科学化、精细化评审,注重对项目的招标文件、立项依据、功能标准等实行全方位审查,将单纯的价格评审过渡为管理型评审,使投资管理贯穿于评审过程的始终,确保评审实效。
截止到6月底,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共评审项目41项,送审金额18292.57万元,审定金额15246.39万元,审减金额3046.18万元,审减率达16.65%。(肖勇)
城关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近年来,城关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助推乡镇经济“绿色崛起”。
“扶”小。该镇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择优扶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小型加工业,做大做强绿色农产品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开发“绿色、无公害、有机”产品。“转”念。该镇大力倡导适度消费理念,考虑废弃物的资源化,树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找”绿。该镇在招商引资中,注重选择不仅能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有利的大企业、大项目,还将其对环境、节能是否有利作为标准进行招商引资。“架”桥。该镇在实践中总结好的经验,制定可行性的实施方案,严格把关各项工程的实施,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周月婷)
一花引来百花开
——竹溪“顺通物流”发展侧记
通讯员刘兆勇郭元江
电话频频响起、顾客络绎不绝、货车陆续驶出……8日,竹溪祥尔客运有限公司经营的“顺通物流”公司一派繁忙。
“改”出来的新产业
竹溪首次出现物流企业,是2011年。
当年,随着国家燃油“费改税”政策落实,竹溪公路规费征收稽查所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转岗组建的竹溪县交通物流发展局挂牌成立;十堰市农村物流工作现场会暨“物流立功竞赛”活动动员会在竹溪召开;竹溪交通物流发展局和竹溪祥尔客运有限公司进入刚成立的十堰市物流行业协会。
这一年,在当地政府和县交通物流发展局双重指导下,竹溪祥尔客运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竹溪顺通物流有限公司暨“中通物流”竹溪分公司,成为竹溪首个农村物流企业经营者。
竹溪顺通物流有限公司利用各乡镇五级客运站的资源、场地、信息、人员、管理和广阔的农村物流市场优势,建立新洲交通物流综合服务站等一批交通物流乡镇服务点,为山区群众提供货物托运、配送、仓储、船票服务等多项便民业务。
“挤”出来的新部门
竹溪顺通物流有限公司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农村物流企业,从建机构、建队伍、拓市场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摸索交通物流管理经验,探索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没有场地,就把黄金铺面“腾”出来,用于经营“中通快递”业务;没有机构,专门成立物流发展部,抽调精兵强将负责物流管理;没有人员,从社会上选聘优秀青年,从事物流服务;没有资金,从企业经营成本中挤出一部分投入“中通物流”建设,用于购买运输车辆、添置办公设备、完善信息网络、建设乡镇综合服务点。
靠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和“挤奶”精神,竹溪“顺通物流”将“中通物流”做成了当地农村物流的“金字招牌”和竹溪交通物流的“代言品牌”。今年上半年,竹溪“中通物流”共收货6万多件(次)、发货2万余件。
“逼”出来的新服务
从创业时的“一穷二白”,到现有三部电话、四台配货车、六名员工,竹溪“顺通物流”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服务三农、服务县域经济社会、服务交通运输事业”的宗旨,坚持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在竹溪城乡居民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并成为引领竹溪农村物流发展的“龙头企业”。
为了保持竹溪“顺通物流”竞争优势,该公司在服务上下大功夫。规范服务流程,做到送货上门“三到位”(上楼、进户、到人)、快递服务“三不得”(不得收寄危险物品、不得收寄违禁物品、不得收寄拒检物品)、投诉处理“三不准”(不推诿、不瞒报、不拖延);推行“延时服务”,一次,外地某企业驻竹溪办事处的王小姐下午5点多要把一件重要物品寄回总公司,她边赶路边拨打竹溪“中通物流”服务电话,“中通快递”职工吴芳接电话后,专程等候,办完手续下班,却比正常下班晚了40分钟。
据了解,竹溪从事物流的中国邮政、圆通、申通、汇通、韵达等,目前物流企业达14家,为竹溪乡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物流选择和便捷服务。
图片新闻
连日来,中峰镇贡米基地内,合作社员抓紧时间进行田间管理,为丰收打下基础。图为邓家坝村农民清除贡米基地内水稻杂草。(蒋天翔张玲摄)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